五、联谊寻根
近年来,随着寻根文化意识的觉醒,殷姓人士到中原寻根的越来越多,在郑州举办的第十八届客属文化大会上,在因特网等媒体上,殷姓人士寻根、渴望了解祖居地情况的呼声越来越热切,体现了殷氏宗族重视文化传承,重视伦理亲情的传统。淇县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殷氏联谊寻根活动一贯高度重视大力给予关心和支持。韩国人殷熙权等人从2000年起多次到淇县寻根问祖,每次都到纣王墓祭拜,并寄款修缮纣王墓。1996年成立了朝歌殷氏宗亲会暨殷商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殷氏宗亲联谊及殷商文化研究工作,从1999年开始,安阳市黄家营村殷氏太山、殷太学兄弟等人每年清明节前都来纣王墓前祭祀,并几次来淇县和淇县殷氏及林州市殷氏联谊共修家谱认祖归根。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由宗教的大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姓氏和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对我们的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深远而巨大,“书契作则文字著,婚姻正则人伦叙”。它是部族的开端、血缘的标志、婚姻的纽带、文明的曙光。殷氏先祖最推崇“仁”,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血缘部族之亲,推巩固民族团结、国家强盛之基,在民族团结、民族复兴过程中,姓氏仍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儿女正为实现自己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中华民族一支优秀儿女,殷氏宗族一定会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上页 --- 请看 ---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