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淇河古联语选萃 |
|
淇河古联语选萃 |
卫多君子,
淇有绿竹。
——见于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唐碑 |
|
东临淇水观鱼跃,
西依太行听鹿鸣。
——见于石同勋主编《朝歌楹联大观》、 |
淇水烟波半含春色,
太行松雪映出青天。
——见于《全唐文》卷三百六张楚《与达奚侍郎书》 |
|
瞻彼淇澳,止于邱隅。
——《巧对录》卷之一
|
懿德懿行如太行巍巍,
慈情慈爱若淇水荡荡。
——见于石同勋主编《朝歌楹联大观》 |
|
瓜瓞绵绵绍典则于太和泉土,
螽斯振振衍箕裘于淇河水滨。
——见于石同勋主编《朝歌楹联大观
|
|
|
风筛淇澳竹,
霜熟洞庭柑。
——见于[明]司守谦《训蒙骈句》 |
秋雨一川淇澳竹,
春风两岸武陵桃。
——见于《声律启蒙》 |
|
武陵雨细,荡漾两岸飞花;
淇澳风轻,摇曳千竿绿竹。
——见于《仄韵声律启蒙》
|
淇园风雅今犹在,
蒋径萧疏去复来。
——见于《新编梅兰竹菊春联集锦》
|
|
渭山千亩聚,
淇澳万竿藏。
——见于民国版《楹联作法》 |
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沬土,
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
——见于石同勋主编《朝歌楹联大观》 |
|
太行西对千峰玉,
淇水东窥万斛珠。
——见于《齐鲁集·谢梁安抚》 |
淇澳竹,
寿阳梅。
——见于民国·熊颖湄《声律指南》 |
|
竹瞻淇澳猗猗绿,
叶拾御沟片片红。
——见于《菼社同人录拾五周年记念》 |
淇园春半风初到
淞浦秋深月又斜
——见于台湾彰化虎山岩 |
|
前鬼谷,后孙庞,显赫兵家,沬邑朝歌会宾客;
北淇水,南凤凰,巍峨云濛,战国兵庠迎佳宾。
——见于石同勋主编《朝歌楹联大观》 |
|
|
|
|
|
|
|
|
|
本页楹联由姚慧明先生辑录 |
|
见http://qhwh.qxzc.net/
qhgs300b/10mb/%C1%AA%D3%EF.ht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