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题注:苏轼《东坡全集》卷九十四中,有三篇称赞文同画竹的文字:1、《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画者乎?悲夫!”2、《戒坛院文与可画墨竹赞》:“风梢雨箨,上傲冰雹。霜根雪节,下贯金铁。谁为此君,与可姓文。惟其有之,是以好之。”3、《石室先生画竹赞并叙》:“与可,文翁之后也。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而与可自谓笑笑先生,盖可谓与道,皆逝不留于物者也。顾尝好画竹,客有赞之者曰:‘先生闲居,独笑不已。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余,以竹发妙竹,亦得风夭然而笑。”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三十,《山谷书墨竹赋》:“石室先生以书法画竹,山谷道人乃以画竹法作书。其风枝雨叶,则偃蹇欹斜,疏棱劲节,则亭亭直上。此卷为刘克庄书墨竹赋,尤是当家,试一展览,淇园秀色在目睫间矣。”
文与可:宋朝墨竹画家文同,字与可。
苏子瞻:宋朝书画家苏轼,字子瞻。
石室先生: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善画墨竹,与苏轼共同创立湖州竹派。
岷峨:mín’é,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唐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回首岷峨半天黑,传觞接膝何由得。”宋苏轼《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清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一说岷为青城山;峨为峨眉山。
八法:汉字笔画有侧(点)、勒(横)、努(直)、趯(钩)、策(斜画向上)、掠(撇)、啄(右边短撇)、磔(捺),谓之八法。多以指书法。南朝·宋·鲍照 《飞白书势铭》:“超工八法,尽奇六文。” 唐·沉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题示》诗:“鏘金七言凌 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轩。” 清·冯桂芬《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工诗文,精八法,尤长径尺外大字。”
雪堂:宋苏轼在黄州﹐寓居临皋亭﹐就东坡筑雪堂。故址在今湖北省黄州市东。
屈蟠:盘曲。贾思勰《齐民要术·桃》引汉·卫宏《汉旧仪》:“ 东诲之内度朔山上有桃屈蟠三千里。” 唐·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诗:“惆悵老大藤,沉吟屈蟠树。” 宋·陆游《寄酬曾学士》诗:“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 清·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孙承宗》:“作为文章,伸纸属笔,蛟龙屈蟠,江河竞注。”
金错刀:古代钱币名。王莽摄政时铸造﹐以黄金错镂其文。此指写字﹑绘画的一种笔体。
两奇:指画竹大师文与可(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及苏子瞻(苏轼的字子瞻,号东坡)。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缑山: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王子乔,因为他在缑山仙去,故云。“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又谓王子乔曾至锺山获《九化十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终。其墓在景陵战国时有发其墓者见一剑正要取视其剑忽然上飞去。事见《太平御览》卷六六五。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人。自幼有才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明朝中叶“后七子”主要代表人物,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述甚丰。有《弇州史料》100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