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高适,盛唐边塞诗人,先穷后达的封疆大吏,发达前曾短期隐居淇水。农忙时虽也躬耕田亩,但又和县尉刘子英等人交往,不放弃出山的努力。这是寒冬季节,高适从淇上一直送刘子英到黄河黎阳渡口,分手之际,“不复问离襟”诗句中隐含着无限伤感。此诗透露出隐居生活的一些真相,抒发了与志同道合的老朋友的真挚之情。
【注释】
淇上: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曰:“《桑中》之诗,淇上,淇水之上。”
自任:由着自己,自由自在。
伊君:您。
求仁:即求仁得仁,适如心愿。
交态:犹言世态人情。
甘临:《易·临》:"甘临,无攸利。"宋祚胤考辨:"'甘临',是以临为甘,即认为周厉王的治理很不错。"后以"甘临"指以仁政治民。
逸思:超逸的思想。
天纵:亦作"天从"。天所放任﹐意谓上天赋予。后常用以谀美帝王。
微才:亦作"微材",微小的才智,多用作谦词。
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上句称颂对方,此句谦写自己。
离襟:借指离人的思绪或离别的情怀。
莽苍:空旷无边的样子。
黎阳渡:古黄河渡口,也叫黎阳津、白马津。正义括地志云:“黎阳,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
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益:亦作“一”。
【作者简介】
高适(701-765) ,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人。郡望为渤海蓚(河北景县)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50,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现传世的诗文等20卷。有《高常侍集》10卷。诗238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