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笔会第一卷
 


真想跑1000000米过个端午节
  作者:同野         上传时间:2006/5/31  

 

      又是端午节,粽子在北方某某某的家里决少自己做了来吃。不是如今经济发达了,买也没处买的。这就勾起了我对于在老家过端午节的记忆。如果不是工作缠身,我真的想跑1000000米,从河南淇县的家到四川仪陇县的堂兄家里,好好过个端午节。
        端午节,从小奶奶就给我讲,那是为了纪念跳江而死的屈原的。老人没什么文化,但略知屈原的故事,使我惊讶于屈原的待遇。一个人死了,值得全国为他过一个节?小小年纪的我对此疑窦丛生。
        到了河南殷纣王家里生活,人们只是对纣王如何倒拽九牛、如何力克东夷统一华夏等等津津乐道,还把那“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的歇后语,颠来倒去地挂在嘴上。至于到了端午节,我故作傻冒,问起老辈子这个节日的来历,能说上来的几乎为零。于是小小年纪的我被街坊邻居认为有学问,我也就以此为荣耀了。这反倒更加激起了我对老家的思念,因为是老家人让我长了见识,获得了荣耀啊。
        说起老家过端午节,是要提前几天就开始碾糯米的。记得我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里,70多岁的奶奶由于力不从心,碾糯米的活儿自然落到我的头上。伯父和堂兄因为擅自砍了生产队里的树卖,被大队“通缉”,外逃躲避了好几年,一直到土地放下户才回来。所以在我6到9岁那几年里,不单单是碾糯米,好多活儿都需要我操持。不过唯独端午节碾糯米,我觉得是很快活的事情。碾了糯米,还要翻几道岭,上别的生产队请示人家,到田坎上摘一些包粽子的那种树叶子(抱歉,忘记树名了)。至于包粽子的活儿就是奶奶了。
        最令我至今不解的是,端午节早上天不亮,奶奶就要我起床,把院坝边上的核桃树割成一个个口子,将她起早弄熟的糯米,用手指涂抹在这些流着树液的口子上。我忙我的,奶奶还要将一把一把的生糯米满院坝屋子地洒。我曾经狠命地猜测,这往核桃树上涂抹熟米,可能是因为“核桃”两个字,正应着屈原被害而逃吧,核桃不就是“害逃”嘛,核桃树就好比是屈原了,涂抹些熟米,是怕屈原饿着了。这往院坝屋子里洒生米,可能也是给屈原备用的。
        端午节绝非仅仅吃粽子,这天姑姑们都要回娘家。两个姑姑,一个与朱德元帅是邻居,离我们家比较近些,一个在临近的县份,太远了。过年往往难以聚齐,却能够在端午节聚齐,还带来几个表兄表姐,非常热闹。她们一来,奶奶再也不让我干活儿了,而是请来善于厨事的本家,到田里抓了鱼来杀,杀几只鸭子,从房梁上取下久违的腊肉,做出几道象模象样的菜,弄成好大的席面。且不说我可以享享清福,吃到别人侍弄的席面,主要是可以尽情地和那么多表哥表姐玩耍,因而这是我一年中非常难得的高兴时刻。
        说起端午节,不仅仅是让我能够享受到美味,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童年的快乐,甚至大长了本领。表哥们都比我大10多岁的,他们一来,一个个在我面前表现他们的绝活儿。有的教我爬树,这使我后来能够不求人而弄到烧灶的柴火。有的教我游泳,使有了自己下河洗澡的本事,不用天天满身黑锅巴了。有的教我捉鱼,使我后来为奶奶病重期间下河捉鱼有了可能。有的给我讲那些奶奶从来不会的童话故事,使我长大了觉得童年并不是十分贫乏。
        我对于在老家过端午节,有着这么多记忆,因而就有了这个题目:真想跑1000000米过个端午节。我的端午节没有纪念屈原的伤感,而是有着无尽的快乐。


   
       
 

《淇县之窗》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栏目主持人:同野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