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笔会第一卷
 


天上有风
  作者:燕语斋         上传时间:  

 



天上有风,很正常的。可有时候很想问问:风,你是什么做的?刮来刮去,干扰别人!你的根子在哪里?我能把它刨出来吗?你的源头又在哪里?我能把你阻断吗?我想你应该有烦腻的时候,这大概就是时有东风、时有西风的原因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该迎风而立呢?还是顺风而行呢?


人们都喜欢春风,因为它是温暖的、和煦的,伴随它吹来的是清新和柔美,它随了人们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和谐与共通。


人们大多不喜欢刺骨的北风,每当此刻,看到的总是缩头裹帽、揣手跺脚,赶快躲进自己的小巢。没有人说:“北风你刮吧,越刮我的心情越好。”此风怎么就没有人附和呢?是因为它没有用吗?是因为它不该有吗?非也!它只不过是冷峻了些,只不过是严厉了些。只不过如此。


顺心也好,不顺也罢,人们在自然封赏的风中,总能找到平衡的支点。如春风,它让人得意;秋风,它让人舒爽;夏风,它让人清凉;冬风,它让人警觉。山风使人识趣,林风使人知变;海风教人观涛,江风引人嬉潮。即便是台风、飓风、龙卷风,人们在了解了秉性之后,也还是输之有度,避之有方。正所谓,天上有风,何劳烦恼?


可有些风我就烦恼过,比如流行风,不知受何人指点,总有它的新招,一波连一波,没有停息日。


先看看衣服流行风吧,先些年是喇叭裤、老板裤,后些年又彩裤、紧身裤、休闲裤,长起来时裤边与鞋底齐平,短起来时能将个大腿暴露无疑。几年下来,旧衣服装满了柜子,新衣服曾出不穷。穿上新的就是感觉良好,拿出来旧的不知如何处理。好好的衣服,扔了可惜,不扔又不想穿,送人还怕别人不乐意,捐献又没有人穿针引线,况且捐款的机率远比捐物的机率大得多。只好大包小包先摞起来,真是烦恼。


再看看建房风吧,我们这个小地方,六七十年代时,有那么几排干部们住的公房,红砖红瓦砖漫地,三间小房小院落,人们羡慕的不得了。但那时因经济的制度的原因,想起自己建房的人并不多。只有在农村,迫不得已为了娶媳妇才拓坯建房。可没过多久,建房风悄然刮起,也就几十年的功夫,城外早已变成了城内,可城外的城外,也还是新房林立。起初是三间房带院落就行了;后来又加上了一层,小楼带院;再后来五间当做三间盖,宽门大窗亮阳台,讲究起了气派。房子是越建越大,地皮是越占越宽,有些人已是三遍四遍的换新居整新屋了,可到现在才发现,家庭小轿车来了,往哪里放?房子还得重新盖,车位也要有安排。


还得说说教育风,本来孩子的成长是有自身规律的,做为教育者研究规律,遵循规律即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可流行风一刮不得了,这班那班风起云涌,这方那法比比皆是,仅双语教育风就引得家长不知所云。可仔细一了解,一些自称为双语学校的,无非在原有功课上加了一门外语课而已,有什么可张扬的?仅仅因为当今社会是个悦纳张扬的时代吗?如果这样就算双语教育的话,那国民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就都是双语教育了,因为我国初中以上的学校,哪个不开外语课呢?还用这样张出牌子,大做文章?真正的双语教育我们是需要的,可真正的双语教育又有几家做到了?我不反对人家搞双语教育,我烦恼的是有些孩子接受不到真正的双语教育,还以为自己在接受双语教育。


旅游也是流行风,这些年越发兴盛,跟了几次,也有烦恼。黄金周人太多,多得人挤人,人看人,全没了游玩的心情,唯恐躲避噪杂于不及。记得有一次上八里沟,为看高处人家,登那731个台阶,刚上到半空腰想停下来擦擦汗,只听一老者气喘吁吁的说:“唉,这旅游可不是个好事儿”,我那会儿深有同感。


算了,算了,烦恼总会过去的,还是昂头看看天上的风吧。


风声所向,有些人跟丢了,有些人跟怕了,有些人跟上了瘾,有些人跟出了彩。而有些人则独树一帜,迎风而立。


风气所使,有些人跟,称之为与时俱进,风雨同舟;有些人跟,称之为见风使舵,随波逐流;而有些人跟则被视为独领风骚,叱咤风云。


其实风者,空气流动也,流动总比不动好。天上有风,你在何方?


                                                                                写于2004年12月11日

 

   
       
 

《淇县之窗》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栏目主持人:燕语斋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