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军民的生产度荒和灭蝗斗争
蔡
云
一九四三年七月以后,淇县抗日民主政府及淇县县大队、区干队、民兵组织的相继成立,标志着英雄的淇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伪、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的武装斗争的开端。
可是自一九四一年六月,我县遭受了历史上百年不遇的旱灾和蝗灾。当时抗日民主政府还没有成立,国民党李埏县政府和张景源县党部不顾人民的死活,不组织救灾和灭蝗,还照样收刮民财,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说八路军武工队也组织了灭蝗抗旱动员,但因人数不足,还要应付日伪军的频烦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袭击,所以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度荒和灭蝗的愿望。
一九四三年和一九四四年,灵山外连续两年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平汉铁路以东的敌占区无人组织灭蝗,以致农作物被蝗虫吃光。据统计,汤阴、淇县境内饿死者有七千人,有近五万人逃荒在外。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解决抗日队伍的吃饭问题,淇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大规模地生产度荒和灭蝗运动。
在旧中国,土地纳税一直是农民头疼的事,好地坏地都按地亩交税。地主恶霸利用权势隐瞒和抢占好地,使不少地方的田赋捐税主要落在中、贫农身上。一九四二年解放区颁发了《合理负担暂行办法草案》和《实施细则草案》,规定“富力大的多负担,富力小的少负担,极贫苦的不负担”,
废除了各种苛捐杂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实行了以工代负的方法和组织军民开荒种地,解决了群众和军队的吃饭问题。
在山区的山顶上、山坡下、山沟根、到处都是开荒的农民,大家的热情很髙。农民开荒种地还可以顶农业税,所有的居家老少都参加了开垦大军。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我县县大队、区干队、民兵在灵山南北沿线一字排开,身不离枪,挥舞各种农具把那一带的山上凡是有土的地方都开垦了,种了各种农作物和蔬菜。有时正开荒时发现敌情,大家就放下农具投入战斗,把敌人打跑后又继续干活。
在大生产的同时,淇县抗日民主政府又掀起了“一把米,一斤粮,一斤菜,一个窝窝头”
的互借运动,并提出“亲帮亲,邻帮邻,贫济无,富济贫”
的口号。又从上级拨来棉花,组织妇女纺线织布。又发放贷款组织群众搞副业做买卖。还组织群众把自己的土特产运到山下换取油盐布匹等,使群众顺利度过了灾荒。
正面村的严多福家,依靠在外地的熟人关系,从事盐业生意,通过各种渠道把大批食盐运到山里,打破了日伪对山区的盐业封锁。
大石岩里小春花的王老立医术髙超,人缘很好。治愈过无数的病人,其中不乏各阶层的达官显贵。他通过这些人为诊所买药为名,聚来了大量药品,解除了八路军后方医院军民用药的困难。
一九四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六月十二日、七月六日、七月十二日、八月三日、八月十三日先后有六批蝗虫从平汉铁路以东的敌占区飞向解放区和沿山游击区。蝗虫遮天蔽日,嗡嗡作响,十分shen人。所到之处,庄稼、树皮一扫而光。
据小泘沱村蔡玉亮等老人回忆:“蟆蚱从北边来了,把天都遮得不透明了,而且都比中指指头还长还粗。落的平地、炕上、锅台都是,落下来停一会就飞走了,它一飞就是一丈髙、三丈远,停一下再飞,还是三丈远。如果你一脚踩下去就能踩死十几个,一把掌就能打死七八个。蟆蚱怕火怕烟,谁家正烧锅做饭,离锅台方园一丈远,它就不敢靠近。当时南河里还有水,我看着它咋过河。谁知它有巧点,一堆一蛋的抱成团,都有盛粮食的升大小,滚着下了河,又在水面上打着滚向南边浮去,一上岸它们就自动松开了。”
第一批蝗虫先是从平汉铁路西边以东西二里地的宽度由北向南推进。第二批又向西挪了二里地,第三批又向西挪了二里地,并且每次从出现到消失的时间都是三天,这似乎成了它们活动的规律。它们纠竟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停止,没有人能说得清。
蝗虫的出现,严重地威胁着农作物的安全。这一年虽是抗日战争的尾声,但日寇不甘心自己的灭亡,更加丧心病狂的对解放区进行猛烈的大扫荡。一些汉奸趁机造谣说:“蝗虫就是皇军,是天兵,正在兴头上,是不可战胜的。”不少人不懂科学,听信谣言,日夜到街头、十字路口、庙里、地头磕头烧香,乞求“天兵”快退。
面对这种局势,淇县县委、县政府迅速掀起了“紧张的剿蝗运动”,
成立了县级剿蝗指挥部,县长张超海任指挥长,县委书记赵滔任政委。各区、村也组织了灭蝗领导指挥部。于是一个声势浩大的、轰轰烈烈的剿蝗运动在全县开展起来了。在灭蝗中,大家看到蝗虫光吃髙梁苗、谷苗和玉米苗,而丝毫不吃绿豆,有点奇怪。大家就说:“高梁、谷子和玉米没了,就补种绿豆吧。”所以就有人连明搭夜补种了绿豆。也有人拾起被烧焦的蝗虫试吃了几口,觉得还真香脆爽口,就招呼大家都来品偿。
一些不法地主生怕蝗虫来的少,庄稼吃的不净。他们认为,蝗虫吃了庄稼,他们照样可以放高利贷,反而会多赚钱、收买土地,大发国难财。有一个坏人,跪在地上对天祈祷说:“不怨我不怨你,都怨八路军教我来打你。”并制造谣言说:“我啃你的苗,你吃我的肉,我去南地找俺舅,俺舅过来吃你的豆。”为此县政府抓住这个反面典型在黄洞村再次招开了灭蝗动员大会,请技术人员讲解了蝗虫的生活特点、成长过程以及剿灭的办法,有针对性的批判了一些破坏言论,使广大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考虑到日伪军会趁这个机会到根据地扫荡,太行军区皮定钧司令员调来了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实际这时已扩编为新编第一旅第一团,老百姓习惯称其为老一团),日夜坚守在灵山口南北一线,又命我县县大队和区干队密切监视淇县及庙口等据点日伪军的一举一动。又从革命根据地林县调来三千名群众和民兵,协助淇县人民灭蝗。
就在补种的绿豆长到一匝深的时侯,我县从南边的塔岗口开始,绿豆地里又生出了一种大丈母虫,几天就能把一块豆地啃光。而且这种虫是从南边一块地一块地的往北啃,其势也相当凶猛。制造谣言的坏人得意忘形地说:“你看看,你们打蟆蚱,果然蟆蚱的舅舅大丈母虫从南边过来报仇了,把绿豆吃光了。别去打蝗虫啦,这是老天爷降的灾。”
因为有了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广大群众不再听信谣传,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灭蝗和截杀大丈母虫的斗争中去。在灭蝗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无穷无尽的智慧,采取了截击战、歼灭战、围点打援、封锁沟,布袋阵、挖坑埋、用火烧等战法,连续奋战,终于剿灭了蝗患。这其中八路军拿出了几万斤粮食,规定每十斤蝗虫换一斤绿豆,提髙了人们的灭蝗积极性,全县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娃娃也都参加了灭蝗大军。
就在蝗虫被消灭后,县政府又动员全县人民在受过蝗灾的地里剜蝗卵,彻底消除了蝗患。蝗虫被消灭了,淇县大部分秋苗保住了,人民群众喜笑颜开。在事后的灭蝗表先及总结大会上,西掌村的杨惠元髙兴地说:“前年发生蝗灾,张景源和李埏县政府不管,我们这一带的秋苗全被吃光了。今年的蝗灾比去年厉害得多,但八路军扑灭了它。”接着他唱起了自编自谱的歌曲《共产党才是救命星》:
“信神信鬼一场空,
共产党才是救命星。
只要都听党的话,
蝗虫再凶也不怕。
日冦蝗虫皇协军,
不敌共党八路军。”
蝗虫的剿灭,使共产党、八路军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更髙了。再加上八路军在西部山区广泛实行生产度荒,种植了好些粮食和蔬菜,既救济了受蝗灾的群众,又普遍组织了生产自救,使淇县境内再也没有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从而推动了全县人民参军参战,抗击日寇侵略的髙潮。正是:日伪蝗所到涂大地,共产党人来定胜天。
14783920988
2014年1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