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疾凤》 作者:蔡云

 

 

 

 
 

 

采访笔记(3)

 
 

 

 

灵山疾风

之抗战锋火

 

19435月,国民党孙殿英部新五军和国民党淇县李埏县政府先后投靠了日军。

采访:董禄安(85岁)原淇县大石岩村民兵

新五军和国民党的四十军都投靠日本了,李埏(县政府)也投靠日本了。

采访:杨尚贵(75岁)原淇县赵庄村儿童团团长

小孩子给编的顺口溜:埋怨,埋怨,多埋怨,埋怨李埏新五军,毫不应该当日本。

日伪军的血腥统治以及国民党溃败的军队和地方杂牌武装的骚扰,再加上严重的蝗灾。广大百姓生活之苦难是今天的人们想相不到的,也激起了全县人民的义愤和反抗。

共产党八路军的到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也掀开了淇县抗日斗争的新篇章。

采访:杨尚贵(75岁)原淇县赵庄村儿童团团长

李埏县政府下来,共产党、八路军来了,当时俺这是个什么形势哩,是个拉锯形势,不隔三天会队就来骚扰,会队是什么人哩?就是地主、富农、踢皮捣蛋、流氓分子。就是这些人,来这就是抢,粮食、鸡、狗、猪、羊,看到什么抢什么,叫他拿到还好,不叫他拿,不是打就是骂,他就是以抢为主。老百姓和共产党是一心一意的,为什么他和共产党一心一意,共产党、八路军的兵,来这以后给老百姓扫地、担水,老百姓怎么会不拥护他!

采访:牛德贵(89岁)原太行军区四十九团战士

帮助群众干活、担水,到谁家先把缸担满,谁家有事情就帮谁家。

19437月,淇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伪军扫荡。

采访:牛德贵(89岁)原太行军区四十九团战士

掀铁道,一撬几里地,割电线、放线杆,一放十来里地都给他放翻了,炸他的桥。

采访:秦连才(90岁)原太行军区四十九团战士

我和吴参谋俺俩人,装了这么大一箱炸药,给他放在桥头,桥头的接口那,铁道接口,下到接口跟。装甲车从南边过来了,军用车,都是给卫辉运军用东西,枪炮子弹,都是好武器,往卫辉运的。瞧它快过来了,一拉雷管,轰隆一响,

车头刚过去桥,后面车厢还在桥后面,轰隆隆都翻了。

当时的武器极其简陋,大刀、长矛、红缨枪、农具等都被当作武器,其中获取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缴获敌人的武器。

采访:梁真安(90岁)原淇县赵庄村民兵

俩人一杆枪,俺那时候八名民兵,四杆枪。四杆枪里有两杆不管用的,那就是个样(条件),抓住敌人了,缴获他们的枪。

牛德贵(89岁)原太行军区四十九团战士

皇伪军,咱吃住皇伪军,皇伪军打不过咱,皇伪军的枪、 子弹给了咱,正好够咱用。咱没有兵工厂,全靠得(缴获)人家的。

采访:赵树人 原淇县党史办主任

一次一次去据点,夺敌人点儿武器,这是主要的。就是跟“游击队之歌”里面说的一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去得敌人的枪,去跟敌人夺,主要靠这。

1943年至1945年,淇县先后建立了县大队、区干队、民兵和救国保家自卫队等人民武装,不少村还相继成立了妇救会和抗日儿童团。

采访:杨尚贵(75岁)原淇县赵庄村儿童团团长

扛红缨枪在庄头站岗,来这里来这亲戚必须有(路)条,

你没有条,你不能进。

董禄安(85岁)原淇县大石岩村民兵

什么是民兵哩?民兵就是你在家干活的就是个老百姓,

敌人来了扛枪打仗咱就是个兵。

牛德贵(89岁)原太行军区四十九团战士

我自己去当兵了,我情愿去参加八路军,跟敌人斗争,

不打住敌人不回家。

采访:赵树人 原淇县党史办主任

当时抗战武装,县里汲淇县有个县大队,这是个主队,这是打得比较硬的,武器什么都有,得敌人的武器都不少。

下面各区有区干队,各个村上有民兵,除了民兵以外村上有儿童团,儿童团负责站岗放哨,村上还有妇救会。

按照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略方针,我人民武装全面展开对敌斗争。

在解放区各个村庄制高点设有岗哨,严密封锁村口和通向山里的要道。白天儿童团站岗放哨,夜晚民兵或自卫队来往巡逻,有力地防止了敌特奸细的破坏活动,区干队不断巧妙化装,打入敌据点,贴标语,撒传单,开展政治攻势,了解日伪情报,瓦解日伪人员。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涨气焰。特别是在山区,县大队、区干队和民兵互相配合,利用有利地形,出其不意袭击来犯之敌,打的敌人晕头转向,死伤惨重。

采访:牛德贵(89岁)原太行军区四十九团战士

打他个埋伏,我埋伏这,枪一响,他死的死,跑的跑,

巧打他。

采访:董禄安(85岁)原淇县大石岩村民兵

一瞧他们人多了,咱就跑了。他们住这了,晚上就到村边打几枪,骚扰他们,不叫他睡,他乏了,咱部队来了就把他们解放了。

(日本天皇投降历史片段)19458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是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吞占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胜利果实,内战暴发。淇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匪顽杂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74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淇县城。

采访:赵树人 原淇县党史办主任

 

1949921日,淇县境内最后一个大土匪杨富被毙,标志着淇县全境解放。

(毛主席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历史片段)1949101日,淇县人民迎来了全国解放。

在古都朝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淇县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在血与火的年代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了推翻一切反动派,淇县人民不惜流血牺牲为之奋斗,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字幕)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全县有322位烈士为了祖国的存亡,为民族的解放而光荣献身。还有很多外省、外县的同志,为了淇县人民的解放事业把一腔热血洒在淇县的大地上,他们是党的好儿女,誓死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用鲜血保卫了淇县这片古老而英雄的土地。

主持:无数的革命前辈和先烈,为了革命的胜利,浴血奋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将永远铭记在淇县人民的心中,并激励着淇县人民去奋进,去拼搏。

再忆抗战锋火,更劢后世之师。今天我们已听不到当年战场的嘶杀,看不到遍地的战火,但是我们依稀感受到了历史给我们的告戒: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注:上文仅作为参考用,其中涉及的内容仅为《灵山疾风》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有关《灵山疾风》作者的一些资料和文稿明天我会一并带上,见面详谈。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灵山疾风》经作者蔡云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