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疾凤》 作者:蔡云

 

 

 

 
 

 

小泘沱难民返乡  西南河神瓜天降

 
 

 

十四、小泘沱难民返乡  西南河神瓜天降

 

一九三九年农历腊月三十日,既公元一九四0年二月七日,驻庙口的日伪军对我的家乡小泘沱村进行了血醒的扫荡,村民们被迫逃离家乡,四处谋生。我的伯父,父亲和姑姑投靠了在山里当八路军的舅爷。伯父也当上了八路军的通讯员。父亲和姑姑因为年龄小,被舅爷暂时安排在八路军的关系户中隐藏着。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二日,淇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在桃胡泉成立,刘哲民当选为淇县的第一任县长。伯父就被安排在县政府,专门负责为各村和部队传送情报。父亲和姑姑也被带到县政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站岗放哨、扫地和帮助炊事员做饭等。

由于连年灾荒,逃离在外的村民有的在漫天野地里生活,苦不堪言。针对这些情况,淇县人民政府通过做地下工作,在农村暗地建立了两面政权:既明着支应日伪,暗地里为八路军办事。同时组织外逃村民回家重建家园与敌人进行斗争,小泘沱村的村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陆续返乡的。

当时我县还没有武装力量和经济实力,形式上是一个政权组织,实际上连自己吃的都是大问题。县政府人员深入到群众中,一面带领大家割黄蒿、茅草和黄密草搭建临时草屋,一面多方寻找能吃的东西。在小泘沱村西南河的绵羊抵头处一带,工作员王明山惊奇地发现了河沟里到处都是西瓜,甜瓜和麺瓜。他逐样试吃了几口,还真是爽甜可口。在这兵荒马乱的时期,在这黄蒿密密麻麻的齐腰深的地带,谁在这里种了近五十亩的瓜子呢?真是神了,王明山一下子像在做梦一般。他赶紧脱下自己的上衣,摘了几个甜瓜兜到小泘沱村,招呼大家都过来吃。大家一面吃一面赞扬老王:“八路军真好,自己吃的都沒有,还去给我们买甜瓜。”王明山笑着说:“大家的抗日热情感动了玉皇大帝,他看大家都在挨饿,就派了神仙下凡,给大家种了几十亩甜瓜,还有麺瓜、西瓜,清等着大家去吃哩。”当时的人迷信,把共产党八路军都当成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救穷人的,所以八路军的话大家都相信是真的。当下大家问神仙把瓜种在了哪里?王眀山一指绵羊抵头处说:“神仙怕种在别处让鬼子汗奸知道了来吃,就选择了西南河,那里地势低,黄蒿密,鬼子不知道。”接着带着大家到那里吃瓜。大家果然看到了一河沟的甜瓜、麺瓜和西瓜,大多已经成熟,一阵髙兴,有的跪下来磕头感谢玉皇大帝和共产党八路军的恩德,有的对天祈祷,不能让鬼子汉奸知道。王明山心有所悟,提醒大家要严守秘密,看护这些瓜,让大家饿了先捡着熟透的吃,要看得远点,不要浪费。同时决定调一部分林县民兵来,帮助重建家园和监视敌人的动向。

天晚了,王明山带着几个瓜回桃胡泉向县政府汇报情况。县长刘哲民表示,这些瓜只能让老百姓吃,让老百姓度过难关,八路军不能和老百姓争吃的,一个瓜也不能吃。我伯父知道乡亲们陆续返乡,老家又长了神瓜,想回去看看,顺便为我父亲和姑姑摘几个来,刘哲民看透了他的心思,批准他回家一次。

伯父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家已成断墙残壁,连锅台上都长满了野草,院里密密麻麻的黄蒿长得一人多深,不由得一阵心酸,胸中燃起了对日寇的刻骨仇恨,决心赶快回到县政府,为抗日出力。当他正要往回走的时候,乡亲们把他留住了一会,从西南河摘了好些甜瓜,让他带了回去。刘哲民县长见伯父也给县政府又带回了几个甜瓜,一口也沒舍得吃,深沉地说:“你们想过沒有,这几个甜瓜能救活几个穷人呀?”就把它送给了驻地的老乡吃了。

一茬甜瓜只能解决一时之饥,那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还得想法筹粮。

筹粮的第一个方法是,县政府在新解放区动员群众把地里尚未成熟的红薯每秧先刨开一面,摘取其中的一瓜两瓜,还不耽误余下的生长。把这些摘下的红薯先送给回乡的饥民食用,又解决了一时的困难。

筹粮的第二个方法是,从革命根据地林县调来一批粮食,又解决了冬前的吃粮难。英雄的林县人民为淇县的革命事业乃至全国的解放付出了重大的贡献。

筹粮的第三个方法是,在新解放区向富户借粮。借粮运动首先从西掌村开始,县委县政府在这个村开了动员大会,县长刘哲民讲解了党的统一战线和各项政策,一些开明大户表示愿意接受,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随后各村以西掌村为示范,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借粮运动。同时县委县政府还派出工作员,帮助回乡重建的村庄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使群众顺利地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淇县武装斗争的种子也在曲折的道路上生根、发芽、开花。

由于小泘沱村位于灵山口,是八路军西出太行抗击日寇的门户,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日军知道了群众逐渐返乡,到这里了解情况。大家遵照八路军的安排,众口一词地说:“皇军经常在这一带活动,饥了、渴了、累了也好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群众都是大大的良民。”骗过了敌人。时间一久,日军对这一带的“管理”放松了,小泘沱村和南边也被日军焚烧过的山怀村的群众才敢大胆地回乡重建家园。这两个村的群众回家后,马上暗地发展了民兵组织,把住了解放区的门户,从此这片敌占区成了游击区,把淇县武装斗争的界线向前推动了一步,为淇县的革命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为什么会“天降神瓜”? 据我伯父回忆:一九四二年秋,日寇和土匪多次在这里集结,进攻过几次灵山口,也和新五军及淇县抗日自卫团在这里打过仗。河沟的那些瓜籽可能就是当时交战双方的士兵吃瓜时咽到肚里的瓜籽没有消化完又当粪便拉出来的缘故,因当时干旱,瓜籽没有沤掉。四三年秋得了雨水,一下子就发芽、结瓜了。再因西南河地势低,荆棘纵生,来这里的人很少,一时没被发觉。这次确实解决了小泘沱村民一时的饥饿问题。

 

14783920988

2013720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灵山疾风》经作者蔡云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