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山的形象宣传需要调整。这个话题,我在前文已经有所讨论。但是,我也知道,一个景区的形象树立起来难,改变起来更难。云梦山的形象在有旅游发生的情况下,至少已经有两次大的变脸。一次是道教圣地的确立。一次是鬼谷文化的确立。用鬼谷文化补充道教文化,是云梦山确立文化个性的一次革命。如果没有这样的变革,云梦山将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鬼谷文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打造,到现在已经十七八年。云梦山对鬼谷文化的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云梦山也因此蜚声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旅游事业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鬼谷文化与云梦山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到什么时候,只要云梦山存在,鬼谷文化这面旗帜就要举下去。
但是,随着鬼谷文化的兴盛,借鉴、复制、照搬云梦山的情况也日益严重。有些景区可能根本与鬼谷文化就没有关系,但为了所谓发展旅游,也更名为“云梦山”“云蒙山”“鬼谷”等,不但混淆了视听,也妨碍了当代人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对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我是不赞成的。
事实上,鬼谷子并不是一剂万胜良方。在试图打着鬼谷子旗号发展旅游的景区中,真正做起来并且做得比较好的没有几个。我们河南云梦山是最早做鬼谷子的,并且搞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是全国鬼谷子景区中最突出的一个。但也不是说就光明大道,前景无限。我真的搞不懂,有些景区那么好的自然资源,它不去打造,非要往鬼谷子身上靠,出于什么考虑呢?
至少有一种解释我觉得可以说得通。那就是策划者思想观念老化,没有弄明白,旅游就是旅游,并不是非要贴上文化的标签。
在旅游发展的前期,说到旅游,一般是与文化分不开的。过去有一句话叫“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体”。我不反动这句话的正确性。但是,这里面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并不独指什么历史文化,文物诗歌等。健康是不是文化,休闲是不是文化?其实,旅游本身就是文化。
所以,早期的旅游景区一般都是在宗教,文物,古迹,人物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纯自然山水景区,为了显示自己的厚重,也往往千方百计去“挖掘”文化,找一些文化碎片贴在自己身上,以示自己并不“浅薄”。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阶段转眼就过去了。文化游很快被休闲游,度假游所取代成为主流。那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形态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还在“为文化而文化”,有文化要上,没有文化编造文化也要上。结果是,它这个景区还没有上,就注定这是一个死定了的景区。
眼下,河南最火的几个新生代景区,都不是靠文化发家的。外地人来到河南,到少林寺,到龙门看看,再到开封去一下,就可以了。不会到你河南后,把所有的文化都看一遍的。河南有一个广告语叫“文化河南,锦绣中原”,到现在也没有叫响。太老土了。没有抓住游客的心理。人家山东,青海,云南,山西,就一句话,四个字,好记还形象明确。文化河南,是一个什么东西呢?难道北京不文化,陕西不文化,山西不文化吗?
我的观点是,再做文化类景区一定要当心。这家伙花钱不说,关键是不好做,做了也不一定能做下去。因此,我对跟风做鬼谷子的兄弟景区想说一句话,看看市场吧,鬼谷子救不了你!
河南云梦山尽管是鬼谷子文化最成熟,最有物证的景区,但是光靠鬼谷子文化支撑也是不够的。我们最近在鬼谷子文化品牌下,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就是例证。比如,云梦山观草节,就是根据游客的市场诉求,打出的一张生态牌,健康牌,休闲牌。不走这条道路不行了。
观草节,不是没有文化,有文化。起源于鬼谷子观草布阵,操练兵马。但我们不会抓住这点文化去重复什么文化游。主要的目的还是给游客提供一个走近自然,融入自然,体验自然的生活状态。
观草节最大的卖点,就是自然和生态。当然,我们也不会光给大家提供一片草地,让大家看。这样不是旅游。草地只是一个平台,或者一个基地。草地搭台,文化唱戏。只不过,这里的文化,也不再是沉重的历史文化,而是休闲文化和娱乐文化。让大家来到云梦大草原,就是放松心情的,就是来体验一种在家里面找不到的感觉。
爱草就是爱自己,观草就是观生活。
那种高远,那种辽阔,那种清新,那种漫无边际,那种生活的悠闲自在,不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吗?但是这种生活,你在城市里绝对不可能享受得到。你只能来到山上,来到田野,来到空旷的地方。云梦大草原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片场地。这不正好迎合了旅游者的心理诉求吗?
所以,我们做云梦山观草节,就要抓住这些关键点去做。设计一些能够吸引注意的广告语,大力进行宣传,让大家在求新、求异,求娱的心理驱使下,真正到云梦山来过一个不一样的节日。
广告策划要有新意,有区别对象。对来过云梦山的人,要释放一个信号,云梦山变了。对没有来过云梦山的人,要说清,云梦山有什么看点。比如,对鹤壁本市的宣传就与外地的宣传不能一样。本地人更关注的是,云梦山又有什么新花样,新动作,新景观,新玩艺。如果,你简单地千篇一律地宣传云梦大草原,因为大家都来过,就不会有多大“勾人”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