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个人文集 ---谷慧勇文集:我看淇县旅游
机会成本让我们探讨能不能放弃香客?
最近我看到一个经济学上的一个词语:机会成本。它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说,当你要选择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放弃另一件事情,从而让你得到价值的最大化。我的理解是,当你要获得一种机会时,你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是不是就是机会成本呢?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进行无数次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你都需要付出你的机会成本。只是有时付出成本小而得到的多,有时付出成本大而得到的少。但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企业经营也是一样。也有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比如,我们旅游上每年要举办一些营销活动。这些营销活动搞不搞,我们就要掂量。因为每一次搞活动,我们都要付出一些机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别的工作,也包括我们的勇气和智慧。 最近,我们一直在探讨景区管理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做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景区的游客定位问题。因为你面对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香客,而不是就是来“旅游”的那些游客。这些人来到景区以后,不是来观景的,也不是来领略你的文化的,更不是来休闲的,他们是来完成自己的信仰愿望的。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对你的厕所多卫生、食堂多干净并无多少要求。客人没有要求,我们的标准自然就跟着降低了。 一是你的很多“高级武器”用不上或者不好用。比如你的英语导游,设立不设立?不设立不符合标准,设立了,长年闲置。再如,你厕所的手纸、洗衣液供不供应?供应吧,你“供不应拿”,不供吗,确实给游客带来很多不便。 二是你的很多管理接不上茬儿。你的垃圾箱,他就是不往里面扔,你有坐便,他不习惯,他非蹲着才好受。你有手纸,他不用,他用石头砖块才觉对劲。在门票管理上,你的很多政策没法实施。因为,对于香客来说,最讨厌的就是门票。 三是你的很多见识时间一长就会退化和局限起来。近朱者赤,跟着啥人学啥人。景区职工经常就不跟外边人员交道,就是过去他接受过一些正规化培训,但是时间一长,不要说早忘完了,不忘完也被“赤化”。 但是,就目前来看,香客这一块我们不但不敢丢掉,并且连放松都不敢放松。因为,我们的很大经济来源来自于他们。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素质”再低,我们怎么好意思说他们呢?我们只能迁就他们,只能原谅他们,只能把我们看似圣洁的管理回归到一种粗放。 可是,反过来一想,你的景区准备永远就这样下去吗?十年前不就是这个水平吗,为什么十年过去了,还总是摆脱不了这个羁绊呢? 现在有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一条是继续走香客路线,低档化管理。一条是走游客路线,高水平迈进。走前者,我们驾轻就熟,没有多少痛苦,把现在的管理再降一点标准就行了。走后者,肯定我们会有阵痛,在一两年内经济收入会大幅度下降,还会招来一片哭声和骂声,感情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可能都会很高。我们会怎样决断呢? 这真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在没有充分的风险评估情况下,我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你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景区要想再提高是很难的事情。 现在你必须两条腿走路。就好象当年八路军进城一样,农村工作要做好,城市工作也得学会,并且逐渐得完全学会城市管理。 景区要有两套管理办法,甚至要有两个区域。比如云梦山南山这一块,就是古军校,就是战国文化,就是云梦山的标志和高点,这一块坚决不能搞成香客聚集的场所。 我们现在还达不到五台山等宗教名山的水平,因为人家的已经把香客都转变成游客了。这些游客类香客,在管理上你就按游客来管理就行了。可能特殊情况也有。比如有的大香客,一捐就是几十万、上百万,他们可能也会享受到特殊的优待。 总之,在现实情况下,我们的管理只能提高不能滑坡,那怕是逐步提高也好。
《我看淇县旅游》作者:谷慧勇 版权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鬼谷云梦博客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 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黄强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