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谷慧勇文集:《淇园飞歌》

 
  主页 目录 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作者介绍 后记 封面封底    
     

 

淇水关的保护与开发

 

 

  淇水关的保护与开发

淇水关是淇县最早的古村落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的古关之一。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了夏朝形成部落,早期叫猿店、山河镇,殷商后期改为淇水关,明万历年间更名高村桥,1958年改为高村村,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的淇河西岸,东临淇水,西望太行,南北通衢。殷商末年,帝乙迁都沬邑(今淇县),并改沬邑为朝歌,其子帝辛(纣王)仍以朝歌为都。淇水关为朝歌城北重要关隘和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朝各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地不仅是淇水渡口,而且地势险要,又是南北交通的咽喉,故取名“淇水关”。殷帝辛在此筑起了第一道城墙,并派大将黄飞虎在此镇守。相传北大庙是黄飞虎的兵营。

淇水关东临淇河,其他三面皆是自然形成的深沟。明清《淇县志》记载,高村为淇县建制镇。寨垣整齐,修有四门,十分坚固,南北官道由南门到东门穿街而过,绵延约1.5公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昔日的淇水关,风景优美,河水碧透,岸柳倒垂,修竹猗猗。南门上方勒石镌着“淇水关”三个刚劲挺拔的盈尺大字,西北门上勒石“山河镇”,东西两门分别勒石“淇澳绿竹”和“行山映翠”,四门高大威严,为古代淇水关胜景之一。时至今日,古朝歌第一道城墙和淇水关寨墙遗址清晰可见,仿佛向人们叙说着当年的烽火硝烟,金戈铁马。

桥是淇水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过去,全村有大小石桥几十座,全部用青石铺就,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各具造型,争奇斗妍。其中“走桥不见桥”最为经典,名气最大。此桥是一座带虎头的石桥,相传始建于殷商末期,为黄飞虎所造。原来这是一个普通的小桥,人过小心谨慎,马过惊慌肇事,于是黄飞虎对此桥进行巧妙改造,通道下挖,东西延伸,建成“品”字型石拱桥,桥面上复盖了很厚一层黄土,与大街高低一致。靠河一端修有桥头堡,派人站岗,人在上面可以观潮。若在大街上行走,根本看不到桥,故称“走桥不见桥”。

由于这里地形奇特,还有其他名目的石桥,像南门外的“见桥不走桥”、“一步三孔桥”等等。所谓见桥不走桥,是说有很多桥,不走它照样可以到对岸去。由于古高村河流纵横,建桥很多,有一些河流早已干枯,顺河底完全可以过去;由于道路的改变,有些桥上已经不再走人,于是就有了“见桥不走桥”的说法。至于一步三孔桥,说的是在高村有些桥一步就可以跨过去。这样的桥虽然小,却也雕梁画栋,精致得很,在做工上同样渗透了工匠们的很多心血。

淇水关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为社、里、镇、乡的机关所在地,加之南北通衢,又是著名的码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当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特别是明清时期,淇水关作为军事要地的色彩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如日中天的商业贸易,那时的淇水关繁华热闹,过往客商云集,大街两旁店铺林立,有馍铺、药铺、肉铺、杂货铺、钱庄、车马店、饭店等,叫卖声声,不绝于耳。进京赶考的学子路过淇水关,深深地被此地此景所感染,随手在住处的墙壁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字谜诗,如“一字九横六直,天下文人不知,子路去问孔子,孔子思想三日(打一字)”、“刘备手大坐西川,关公刀大保江山,张飞口大会结义,赵云力大继桃园(打一字)”。这些字谜至今无人猜全,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猜想空间。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与八国联军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从西安返京曾路过于此,并在新建的行宫小歇,然后匆匆渡过淇河。

淇水关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历史典故多。如黄飞虎守关,慈禧太后过河,一步三孔桥,善沙庙显灵,九龙口叮当会,土布袋压死人,屈死鬼,淹死鬼,狐窝地,磨盘街,金盆洗手等,在当地家喻户晓,还有的被编成戏曲,搬上舞台,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二是文物古迹多。古寨墙、光绪帝行宫、百忍堂、王家大院等古建筑比比皆是。北大庙、南大庙、二圣殿、佛教院、观音寺尚有遗存。特别是一对石狮子和几十块历代碑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古石桥和石坡路,青石历历,岁月沧桑,仿佛还能听到车轮吱吱,舟楫呀呀;三是文化遗址多。头畛地遗址,在高村东北台地上,东西宽155米,南北长200米,文化层厚0.8至1.8米,含仰韶、龙山、商、西周四个时期的文化堆积。狐狸窝地遗址,面积6000平方米,文化遗物有灰陶鬲足、深腹罐片、石斧、石凿等,保护完好,为龙山文化遗址。

一、淇水关是目前所知有关朝歌和淇河,城市布局、历史沿革、航运商业、军事古寨最完整的古代遗址。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淇水关东临淇水,北拱新区,南望朝歌,西依太行,风景优美,交通方便,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

二、建议:1、加大对淇水关的文物保护和文物发掘。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将淇水关纳入淇河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把“一河五园”扩展成“一河六园”;3、做好淇水关旅游总体规划,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淇水关古村落、古寨门、古街道、古码头、古商铺等,在大新区框架内,打造一个独具中原风味的“淇水古城”,形成我市旅游一个新的亮点和淇河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4、成立高规格的淇水关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吸纳全市有关部门参加,加强领导,密切协作,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三、随着大新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淇河两岸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日益紧迫。淇水关古代河镇旅游景区的打造,在我市具有开创意义。可作为一个范例,积累经验,探索路径,为整个淇河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如果淇水关景区一旦形成,淇河旅游将实现质的飞跃,全市旅游也将发生结构性转变。不仅淇河升温将成为现实,夜游淇河也找到了载体。能够很好地促进鹤壁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迈进。

 

 
 

 
 
     

《淇园飞歌》作者:谷慧勇   版权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鬼谷云梦博客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 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黄强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