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九)        首页      序言       作者近照      手稿

 
《淇河之歌》---作者: 贾振君

曾经有过慨而慷

 

 我们堂兄妹共二十人。由于受大伯军旅情结的影响,弟兄十人中先后有五人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军和武警官兵。兄妹中有机关干部,有工矿企业领导职工,有私营老板,有人民教师,也涌现出了几位写家,好像也应验了风水先生几十年前预测的结果。

  我的先人于二百年前的山西洪洞大移民时来到此地,来时是弟兄两人,先落户到深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又迁徙到一个离县城十余里的地方,那里也是一片荒芜,根本没有人烟,是给城里一位姓袁的大户看守坟茔兼种几亩薄地。后来随着其他杂姓人家的陆续加入,才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村落。

 到了我爷爷这一辈儿,家境依旧。日寇的烧杀,土匪的扰掠,豪绅的剥削和连年的灾荒,家里揭不开锅。大伯被“国军”抓了壮丁,二伯和我父亲给地主做了长工,爷爷、奶奶靠种几分山岗薄地和一把杀猪刀勉强度日。

 爷爷的这把刀子也是出了名的。有一尺盈余,柳叶儿状,双刃,锋利无比,爷爷靠它维持生计,哪家的猪、牛、羊要宰杀,便要他去,作为报酬,便宜处理给他一套下水货,他拎回来煮了卖。在乡下,杀牛马这样的大牲口是有罪的,而且没有相当的手艺也很危险,别人都不敢下手。可是爷爷却顾不了那么多,只见他一手牵着牛往前溜达,嘴里不知叨咕些什么,可是藏在身后的另一只手里却攥着一把铁锤,待牛放松警惕后,对准牛的太阳穴猝然一击,牛应声仆地,他从腰间抽出刀子,迅速将牛的喉咙切开,并用尖刀从牛脖子中插进去,直戳心脏。血,汩汩喷涌而出,牛蹬几下腿儿,倒几口气,却不再动弹,整个过程不过一袋烟功夫。

 可是爷爷仍养活不了一家儿,因为利太薄,活儿也不挨手。望着锅里喷香的肥肠,几个孩子馋得直流口水,可那是万万吃不得的,谁若偷尝一口,定会挨奶奶的一顿毒打。遇到灾荒年,吃野菜、吃树皮,连蒺藜都吃了。

 1939年,家乡遭到日寇铁蹄的蹂躏,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日寇以附近一个村庄私通八路为名,血洗了牛心岗村,焚烧了全村的房屋。一天,日兵来我村抢粮,乡亲们不缴,残暴的日军竟开枪打死、打伤多人,还糟蹋了妇女。爷爷二话没说,拿起他的杀猪刀,领着老少爷儿们,要去跟狗日的小日本儿拼命,最后是民兵的枪声才吓跑了鬼子,打那以后,爷爷的那把刀再也没有用过。 

 家庭境遇的变化缘自一次坟地的迁移,而且是爷爷生前自选的。七十多年前,家乡下了一场罕见的秋雨,爷爷与大伯去地里察看庄稼,发现自家的一块谷地里有一条花白的毒蛇正将一只肥大的野兔牢牢地缠住,越箍越紧,兔子在作垂死挣扎,爷爷当即把它们砸死埋在此处,并郑重地对我大伯说,等他百年以后老了,就把他葬在这里。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爷爷谢世了,按照他生前的嘱咐,儿女们把他安葬在了那块穴地。

 果然是块风水宝地。各路先生接踵而来,竞相到此处勘测,环着坟地啧啧称赞。原来坟地南侧有一条蜿蜒的石岭,寓为“龙”,坟头的地势呈凹型,寓为“宝座”,坟地的下方一马平川,寓为“堂”,坟地的北边有五个土丘,寓为“龙灯”,有龙还得有灯才珠联壁合,他们暗示此处必是藏龙卧虎之地,甚至还把我家后人中出现几支“笔”、几杆“枪”、几顶“官帽”都预测得清清楚楚。更有传闻,一位农人四更天起来耕地路过,曾看见坟地里一片灯火通明,前有鸣锣开道,后有一行人抬着官轿,吹吹打打,甚是热闹。于是竟被传得云里、雾里。

 奇迹出现了!大伯在淮海战役中奋起倒戈,带领一连人投诚了解放军。此后,他冒着枪林弹雨,攻南京,夺杭州,战上海,扫西南,从淮海边一直打到海南岛,由于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多次荣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和平幸福之中,可是美帝国主义极端仇视社会主义新中国,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蓄意挑起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燃到我鸭绿江边。为了祖国的崇高利益,大伯和他的战友们又马上鞍、枪上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赴朝的日日夜夜,大伯和志愿军战士们与敌人进行了无数场殊死的战斗,最终把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集团的军队赶回了三八线以南。后来,大伯又一次负伤,被送回国内治疗,因大伯战功卓著,1952年受到国防部嘉奖。

 二伯、父亲在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积极勇敢,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性。父亲二十多岁就担任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民兵训练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曾作为省“训练标兵”在军区汇报表演,由于工作出色还多次出席省市会议,并受到省委书记的接见。二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令各种歪风邪气闻风丧胆。姑姑在他们兄妹中是最小的,也是那个时代不多见的共产党员、妇女干部。

 其实祖坟风水之说是子虚乌有的,倒不如说是他们赶上了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一个开天辟地的光辉时代。穷则思变,要变要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他们翻身做主人,共产党才是他们的救星、福星。

    世事沧桑,岁月飞驰,转眼间,我们这一代也快老了,虽然说我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了,但我们十分清楚,这是父辈们——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烙印的结果,是我们为了一个光荣的梦想执着追求的结果。尽管父辈们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晚辈,他们是家族的骄傲,更是那个远去时代的骄傲。

 
 

[走下神坛的女娲]<---本篇--->[两种钓法  两样人生

 

[ 返回主页]    个人博客:凤凰宅主jijianshenji@163.com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由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