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作者文集之八)                       《马湾春秋》序                     作者简介

 

 

《马湾春秋》---作者: 赵有勋

祥和酒店

祥和酒店位于朝歌比干摘心台西南,座西向东,背后是京广铁路,门前是京广公路,路东是淇县公共汽车站。由于地理位置特别优越,那一带并排有好几家豪华的宾馆,但都不如样和饭店生意兴隆。自从2002年祥和饭店盖起500平方米的三层高楼之后,一直是淇县的纳税大户。饭店老板是我刚出五福的兄弟赵有才。我年长他12岁,可俺哥俩的关系和亲兄弟一般,所以我对他十分了解,他是我村杰出的一个人,体现在他创办的祥和酒店。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俺哥俩间的友谊是怎样建立的呢,请看下篇。

一、深情厚谊

说来话长。原因有四:一是他自幼家境贫寒,在他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父亲周济过他家;二是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难时,别人对我的无理,他出面制止给我留下深刻的纪念。三是文化大革命前他在我村任民办教师时,他崇拜我的学艺,我说兄弟据你的才干教书不如从政,从政首先要加入共产党,为此他入党后弃教当上了村党支部副书记,也为此,他称我是他的启蒙教师。四是他和我四弟在马湾大平调业余剧团结下牢不可破的友谊,由于他哥俩的关系,把俺俩的亲密关系的距离更加缩短。

他在智取威虎山剧中扮演杨子荣,我四弟扮演少剑波。改革开放后他创办面粉厂特邀我四弟任业务经理,他介绍我四弟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我家政治的新篇,他把我家的事作为己任。我母亲的8090大寿、丧事、三周年均由他任总管,可见他与我们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还有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那是1999年的大年初一那天,我们那里至今还保留着磕头拜年的习惯。有才是位彪形大汉,他50岁时胖的行走不便,坐下站起都是一种负担。那一年春节,天下大雪,梦想不到他浑身是雪来给我母亲拜年。他进门便喊大娘快给我拿压岁钱,他边说边欲下跪,我和我四弟急忙迎上前去阻止他。他说我每年只磕两头,一个是我妈的,一个便是我大娘的,这两个头是非磕不可。无奈我们只好听他的了,俺弟兄二人,我左他右一人掺着他一支胳膊,用力才把他架了起来。他风趣地说,没有你俩老哥的帮助,若站起来的话那可真费劲。我妈说有才呀,你这样的孝敬我,大娘可不喜欢,明年再来给我拜年,若再给我磕头都不用你俩哥搀你了,由我一人承担。她的话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

有才弟不但和我家的关系好,凡是和他相处过的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当年初创面粉厂的办公桌对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条条幅,条幅上写着:载德厚物四个金黄色大字,如今移植在他的祥和饭店客厅内了,这条条幅虽有些退色老化,但它仍光彩熠熠宝刀不老,这就是他的成才之道。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历经过艰辛万苦,他所经受的磨难也是一般人难易承受的,他的承受能力,和他的家境寒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受他父母和奶奶的教诲与熏陶,他承受了他亲人那些影响呢?请看下篇。

二、他的爷爷和奶奶

他爷叫赵香田,心灵手巧,以开铁匠铺和务农维生。在那大多数人过着糠菜半年粮鸡旦换塩两不找钱的日子里,他家的生活水平比一般人要高,但也高不了多少。他舍得消费,他常说,今日有酒今日醉,管它明天忧和愁。他话是这样说,其实呢他也计划着来日方长。他爷爷和他奶奶都是性格开朗,爱说大的不说小的财帛外扬的人,和那些爱哭穷的内相人是合不来的。内相人便伺机出他的灰。

我们村人,至今还有端碗到大街聚在一起吃饭的习惯,那时家家户户用的碗都很大,原因简单,副食少平时吃馍的人不太多,有稀荡灌大肚三碗不过岗之说。有才他爷每天早饭少不了两个鸡蛋在碗内漂着,手里还掂着一个菜窝窝。内相的人,若有好的总是悄悄地下肚,而有才他爷却是把好吃的非宣扬出去不可,由于他的生活较好,他每吨饭只吃两碗,他第一碗舍不得吃那两个鸡蛋,总是留在第二碗才吃。他本来就只有那两个鸡蛋,而他却说每碗两个。久而久之人们揭穿了他的秘密,讽刺他说,你呀你是烧火不用棍---烧包。后来人们送给他一个歇后语,赵香吃鸡旦一碗两。

有才他爷和他奶奶,是一对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好伴侣。他爷打铁,他奶奶拉风箱,夫妻俩性格相似情投意合。我未出生,他爷便去世了。听人们说他祖孙三代都是彪形大汉,都能吃大苦耐大劳,相比之下有才他父亲受罪最多最大。从我记事起他奶奶信神,过大年供神的花糕又白又大,她走路还念神曲。可是神仙并没有呵护她,她男人不惑之年便去逝了。中年丧夫是她最大的不幸,而她却想的开,她解劝她的儿女说,人的命天管定。这是她的人生哲学,也正是这样人生观的作用,她对生活始终充满了阳光,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她,可她这一辈子吃的苦,受的累是一般人难易承受的。

有才他父亲姊妹四人,他父亲为老三,上有两个姐姐。他奶奶在那大多数人都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里,她奶奶能把四个孩子拉扯长大就相当了不起了,而她不但能把他们养大,还都给孩子们成了家,可想而知她的本事该有多大,忆往事,我为她总结出三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她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二是她能顺其自然天生的乐观主义支撑着她。三是她吃斋行善人际关系好。

从我记事起,有才家只有他父亲、他叔和他奶奶三口人,家庭是相当困难。1944年我们那一带遭受蝗虫灾害,我们村有好多人到山西讨荒要饭,有才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而他奶奶提篮挖野菜时还念小曲呢。当我会说话时叫有才他奶奶称老黄奶,至今也不知何故,却记得她常说的那个小曲。小曲的内容是:拾的麦,推的磨,大风刮来的柴禾垛,油馍烙饼真不错。天上真的会掉下来馅饼吗?不会的。这个小曲充分地表明了,有才他奶奶那个时期穷人的生活状况,和他奶奶不畏生活艰难的乐观人生。

有才他奶奶人缘好,有事大家都爱帮助她,她的大闺女出嫁到枣园村,她的大外甥女名叫花瓶比我大姐大一岁,若在世今年就81岁了。她和我大姐非常好,冬天常住我家,她家是富裕的。解放后她父亲还是县粮食局持名的会计师。所以有才家在解放前,他大姑父对他家的帮助很大。有才他二姑出稼到本村,对他家也有所帮助。

另一个帮助他家的,还有他的几个舅爷。他奶奶是河东后岗村人,家境贫寒,姊妹五人,上有四个哥哥,对她是很关心的。我记得他四舅爷和他奶奶的体形都是胖乎乎地,知天命之年,还未成家常住他家。他会木匠,干起活来只要顺他的心他是不惜力的,可是天生的倔强脾气那是世上少有的。平时他也爱说爱笑,他干的活,只许说好不许挑毛病,否则,一釜子下去把木已成舟的家俱砸坏收拾起工具就走了,拦他也没用,他的劲很大也拦不住他。还有个怪脾气,就是事先须争求他早上晚上吃什么。他也信神所以不用割肉伺候了,他中午爱吃小枣焖米饭,少了这一食那是不行的。如果中午饭端给他的不是小枣焖米饭,他也是收拾起工具走人的。有才他四舅爷解放后还常来他家,他奶奶就是在这些亲友的帮助下度过难关的,他奶奶活了80多岁,去世时我不在家,我听说他临终的前天晚上还学唱社会主义好那支歌呢。第二天她不幸的恶耗便传开了,人们都羡慕她的安乐之死,都说她这一辈子值得。

三、他的父亲和母親

我和有才弟的人生经历,有好多相似之处,这也是俺哥俩情投意合的原因之一。我是在抗日战争日寇实行三光政策形势下诞生的,他是在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发起后的第二年他母亲怀上他的,俺哥俩都是在母亲命不保夕,惊涛海浪的肚子里长成人的。我蒙冤十七年,他蒙冤二年,俺哥俩的冤情大不相同,可是都是劳改大学毕业生,都饱受过劳改岁月的风风雨雨。有才弟常把我作为孝敬父母的榜样,他比我还好,他是马湾村家喻户晓的大孝子。有才小名叫布林,我的小名叫方林,名字也极其相似。我哥叫张林我是随我哥而命名,他的名字可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我分析这对他的成才大有关系。

有才他父亲名叫家清,他叔叫家顺,他哥俩可称谓难兄难弟。有才他爹1946年成家,比他妈大10多岁。时值国民党为发起内战作准备大肆征兵。在那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年代里,谁也不肯志愿入伍卖命,为此好多村采取了买丁入伍的办法,有才他爹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入了国民党。入伍不久他冒着枪林弹雨跑了出来。国民党的政府岂能罢休,神出鬼没地到他家搜捕,他爹是个聪明人,他四处流窜就是没有回家。俗话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为此有才他妈四处躲藏,他奶奶坚守在家,遭受了不少的皮肉之苦,众人为她纷纷撒下同情的热泪。他奶奶很有骨气命他的二儿抵债,为此有才他叔被抓去。后来他叔也是开小差回来的。   

有才他爹从部队跑出来何处安身呢?他跑到淇县西边山区人烟稀少的布袋庄,那时布袋庄己是八路军的地区,有才就是在那里出生的,为此有才他爹为他起名叫布林,有才他妹妹叫布云,也是在布袋庄诞生的。如今叫有才,叫布林的人不多了,可是有才特别喜欢叫他的小名,不说别人,我叫他布林还不好开囗,而他却非让我唤他布林不可。这充分地说明了他成名后,没有一点官价,也说明了他对他小名的珍惜。如今他见到布袋庄的人格外亲切,和见到马湾村的父老乡亲那种亲热劲是一样的,凡是马湾村的人和布袋庄的人向他求助,他均给予帮助,所以我村和布袋庄的人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家清叔因当兵虽吃了不少的苦,但开阔了他的视野,造就了他能适应各种困难的环境,和战胜困难的本领,这是难能可贵的。他本来胆子就不小,当兵后他的胆子更大,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叫憨胆大。他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凡是能挣大钱的事他都干。谁不想活的自由舒服些呢?他是因为家庭压力所迫。

家清婶生有五男二女。解放前人们对生有五男二女的夫妇称呼是好命者,可是受的苦和累那是超人的。家清婶每当和我拉起家常时,总是要下泪的,她这一生说不清吃了多少苦,特别是家清叔当兵偷跑回来胆颤心惊那个时期,所受的苦她记得最清楚。

土改时,家清婶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有才弟是老大,六囗之家生活负担便压在了家清叔的肩上。光靠种地是难以为生的,他是我村第一个到淇县找工作的人,他初到淇县棉花站当苦工。那时我在淇县师范设的初中班读书,上晚自习还点的是煤油灯,后来才用上汽油灯,轧花自然靠用脚蹬。家清叔进厂后不久便名望大增,他的饭量特别大,一个人比两人吃的还要多。他能吃也能干,他一人干两人的活还有零,他蹬起轧花车来那响声,似刮大风。他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人称他赵劳模。他干活多,轧花车也坏的时候多,于是他学会了修理轧花车和弹花车的技术。他在淇县棉花站,吃饭是供给制,想吃多少吃多少不要钱,而工资却按计件算,所以他一人每月最少也挣两人的钱,可是他仍不满足。他对我说,那时他有用不完的劲,每天都思谋着挣大钱。

1953年京广铁路拓宽修建为复线,家清叔闻息能挣大钱,他不顾棉花站领导的再三挽留,到了时称京广高村大修队。工作地点在高村至淇县车站之间。那时工程全是人工操作,奠地基用的土和石子,大都是两个人抬筐上8尺高的地面。而他一人能担两个大筐,他用的扁担是日杂公司特殊定做的,就那他用的扁担还不时的折断,为此他大力士的名声名扬京广铁路沿线,他的模范事绩媒体曾多次报道过。他能干便能吃,为此也成为有名的大肚汉。京广线高村段的工程完工后,铁路部门的领导曾多次劝他转为正式工人,因工作流动性太大,工资少即便领导答应给他工人中最高的工资,但也不可能给他两个工人的工钱,所以他谢绝了。由于他名气很大,新兴建设的鹤壁矿务局运输公司向他发出邀请。到了公司之后,领导便如获宝贵一样对待他。

今鹤壁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鹤壁煤矿古有盛名,建市的主要原因就是开伐煤炭工业,原是鹤壁集属汤阴县管辖。那时搬运工具主要是人拉平车为主,有的车上加一头小毛驴,和我要好的家桥叔及近门的家楷叔等好多人都在鹤壁拉过平车。他们对家清叔的评价更高。运输公司的同仁送给他一个“气死小毛驴”的雅号,言下之意是说,别人拉平车,外加一头小毛驴也不如他拉的货多,他在运输公司年年被评为劳模。家清叔和他父亲的性格及其相似,爱说大话不说小的,他常爱说的一句话:我能吃好喝,开支又大一个人不挣两人的钱怎样生活。可是1956年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统购统销,每人按定量的供应政策颁布之后,好多搬运工人,因供粮不足返乡务农,因农民不存在这个难题,家清叔也作了返乡的准备,但他还眷恋城市生活。就在他去留犹豫不决的时候,领导劝他留下,并当场拍案定约,让他享受两个人的供粮标准,那是鹤壁市乃至全国独特的一个事例,也是今古奇观的,这是家清婶对我说的。我从事于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很多很多,他们各有千秋,可是像家清叔这样的农民英雄还是稀有的。他的事迹还有好多。

1958年,原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工业项目纷纷关闭,1962年国家好多企业职工返乡务农,名称62压在这一形势下,再则农村公共食堂解体之后,农村实行以生产队集体管理制,农民告挣工分生活,有了自留地,吃粮问题相对来讲要比市民好些,这样家清叔回到家。在生产队他比头等劳力多增一分工,农业活他不可能一人干两个人的活,而他一人仍比两个劳力吃的多。他家人多劳力少,所以他家的生活水平,那时要比一般人家低的多。那时生产队都很穷,为增加副业收入,号召劳力外出打工用钱买工,那时好多人们穷的连个平车也买不起,生产队虽鼓励社员外出挣钱买工,可是人数不多。家清叔在这样的形势下,走出家门到淇县马庄拉沙。

后来生产队都组织了这项副业,我也赶着毛驴车为生产队干过。淇县好多村都有这项副业,可是谁也没有家清叔挣的钱多。开始拉沙是人拉平车,后来单干的大都是人拉车,外加一头小毛驴,生产队经营时是牲口拉车。凡是拉沙的提起来家清叔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因为他会修车,人们评价他光修理车这一项,比他拉沙的收入还多。二年的拉沙生活家清叔富了起来,后来淇县拉沙这项业物因外界购货单位不多所以就关门了,为此家清叔不得不另求生财之道。他回到家购买了轧花车和弹花车,那时农村已通了电,而农户点的还是煤油灯,轧花靠脚蹬,弹花靠毛驴像拉磨似的。他曾邀我帮助他整理过账目,所以我对他的收入和支出非常了解。我说家清叔你真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呀,他憨厚地嘿嘿一笑说,你婶比我的功劳还大。家清婶说这都是逼出来的,七八口之家要吃要喝,还要张罗给你布林弟成家,不干能行吗?

那时一般人成个家是相当困难的,像家清叔已有四个儿子之家找个对象就更困难了,而家清叔的亲家是自投家门,这充分地说明了有才弟的才华出众,另一方面,说明了家清叔两口子的本事相当之大。家清叔家大业大,可是正当他兴旺发达之时,社会形势不许他把事业扩大。他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日子里,没收了他装备起的电动轧花车和弹花车,他一气之下瘫痪床上。幸亏有才弟已鼎天立地,他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家清婶每天用双轮的车子推着他,他最爱揍热闹那里人多他便往那去,他去世时和他母亲极其相似,先一天晚上还与人们说说笑笑,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家清婶今年整整八十岁了,他的长孙快要当公公了,她身体非常健康,见到四代人肯定是没问题的。人们常说人吃多大苦,便有多大福,我相信家清婶的一生应是这样的。祖传的体质基因,不但对下代的身体大有关系,祖传的胆略、聪明才智基因,对下代也是大有影响的,我是从有才弟创办的祥和酒店这一业绩得出这一结论的。

四、祥和面粉厂的建立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在邓小平使部分人先富起来光辉理论的指引下,有才弟在县政府任职同学的帮助下,在今日的祥和酒店的基地上建了一个祥和面粉加工厂。该地位居淇县车站东南约三里地。门前原是一泥泞大道,它的北侧仅有不多的几家店铺,祥和饭店离它最近的淇县烟草公司还有二里来地。它的南面全是农业地,它的诞生好比沙漠中的绿州充满活力。有才他父亲是我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从农村走到城市的,有才是我村改革开放后到城市创业第一人,从这一点上来看,可印证我上述的论点是正确的,从祥和面粉厂转变为祥和酒店的历程,更说明了这一理论是可以信任的。在他的影响下我村外出创业的日益增多,我村历经30多年发生翻天复地的巨大变化,党的英明政策故然是前题,而有才弟的功劳也在其中。1978年他率先在淇县创超建了祥和面粉厂。

我老婆是农民,所以对农村的生活非常了解。1962年农村公共食堂解散之后,至到1984年才砸破了大锅饭,靠工分度日的困难生活,实行了个人土地承包制。土地承包制改写了我国土地制的历史,是农民富裕起来的起点。农村农民从1962年到1978年间农民吃面,大都是由村政府经营的民谓的钢磨房加工的。农民吃面很不方便,改革开放后虽由个人承包,农民吃面仍不便利。有才弟抓着这一机遇创建的面粉厂,是很受人们的欢迎,建厂不到半年,就显示出它巨大的活力。

建厂时,仅有有才他二弟和我四弟三人。设备更是简陋,三间简易的房子,既是厂长办公室,又是厂房和宿舍,连个库房都没有,库房用帐蓬来代替,只有一台大型磨面机。三年之后职工发展到23人,我四弟任经理,有三个跑外交的,还顾了一名三角屯村姓王的一名送货开汽车司机,和一名做饭的。盖起三间职工宿舍和两间厂长经理办公室、两间伙房。盖了一个大厂房,内有三台新型的磨面机和一个大库房。在厂的门面房的旁边,还办了个二人经营的小食堂。这个小食堂便是今日祥和酒店的前身。面粉厂发展的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呢?资金从那里弄来的呢?请看下篇。

五、面粉厂的兴旺时期

经商诚信为先,有才弟充分地抓住这一要点。有才弟亲自开上小四轮拉上品种较多的608085面下乡用面换粮。承诺凡是到厂换面者还管就餐,更欢迎将粮存入厂内,想花钱厂内均以稍高于市场价格给点票子。这一举措很受人们的欢迎,有好多家户把粮食都存入他的仓库。开始他面向的西岗乡一带,他还关心他出生地布袋庄一带,后来面向全县。生意兴隆小四轮忙不过来,所以又买了一辆拉货的小汽车,没想到买了汽车后,更使他忙不过来,原因不只是他工作忙的不可开交,更多的是他结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光应酬结婚这一项就使他难以脱身。

那时,我村办婚事是骑自行车迎亲的,自从有才弟买了那辆汽车之后,就改为用他的小车迎亲了,他常是迎亲人。他母亲对我说,当迎亲人不是白当的呀,原无礼的不但变为有礼,而礼钱都要高出普通关系的一截来,我给他算了一笔帐,光这一项开支足够我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了。我笑着说,你光会算小帐,若用时间就是金钱,生命就是效率这一规律来计算的话,他受的损失足够你享用一辈子。她连说是是是。

豫剧《村官》的唱词中有这么几句“当干部首先要吃亏,吃亏不是苦而是福,吃亏的干部,才能受到群众的爱载和拥护。”有才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人们都信赖他,所以把粮食都存入面粉厂的仓库,为面粉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销售面粉,为有才弟开拓了远走天津、上海、广东的思路,从而为面粉厂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1982年,我在史志办任编缉时,有才弟带手下三人突然来到我家,我惊呆似的张口欲问,我四弟乍没来呢?却被他抢先了。他说四哥昨天乘飞机到东莞交货去了。我惊喜地不禁地啊了一声说,没想到你们会来到我的寒舍。他四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今后我们是会常来的,再也别发愁没白面吃了。高兴地我老婆笑着说,他们是来收购麦麸子、销售面粉的。有才弟说,我们已发给太谷两个车箱的面了,这次来是想在榆次再开一个售面市场。那时每月才供应我13斤白面,当然我会尽力而为的,我也努力过,可是令他们失望了,而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发愁没白面吃了。那时郭家堡的农民一星期吃上一顿面就算不错啦,结婚先天晚上吃的是喜面条,所以人们都说我有福气。

面粉厂从1978年建厂到1995年的十七年间,中间有段曲折,总的说来是兴旺时期,从此之后便走向没落的地步,其因何在何处呢?请看下篇。

六、有才弟被捕入狱

1994年春节前夕,是我母亲的85岁大寿,那年,我的一奶同胞都回到家与老娘团聚,我三弟多次电话催我回去,一是为老娘祝寿,二是研讨为老娘做白内障手术问题。我因一窝小猪生病没有回家与老母亲团圆。大年初一,一大早见小猪活蹦乱跳,下午我便回到家里。那天晚上,有才弟和我聊到深夜才恋恋不舍的离去。年近五旬的他瘦了许多,从谈话中了解到他的压力很大。虽仍是那么大度豪爽,但看不到他血气方刚的样子了。

他谈到,面粉厂从去年开始就日益不景气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干这一行的太多了,更使我伤心的是,我原来心腹的人会另立山头,来挖我的墙角。我风趣地说,老弟有句名言,可能对你的刺激更大,老兄我出于对你的关心我严肃地告诉你,他迫不及待地说老哥快讲。我像朗颂诗那样背颂到,要感谢曾经绊倒过你的人,他会鞭策你站起来,发奋图强勇往直前。他唿地站起来,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老兄高见。

坐下后,他平静地说,我也早就思谋着改行,计划向养殖业方面发展,因欠客户库存的粮食款还不得不维持生产,但不再为出售而走南闯北了。我说我对企业是门外汉,可我听过一个创业者的讲座,他言道改革如同革命是要付出血的代价。有才弟说,我当年扮演过杨子荣,我会用杨子荣那句: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越是困难越向前的英雄气魄,迎接新的挑战。可是1995年他被提拔为淇县食品公司的经理之后,不到半年,却被捕入狱了,原因何在呢?请看下篇。

七、今日的祥和酒店

祥和面粉厂是淇县初创的第一个民营企业,不到十年,淇县经营面粉及连锁的企业是遍地开花。经商者有句俗话说,同行不挡路。多年从事于纺麻的,有安弟却深有感悟地说,同行不挡路,可是堵车。有才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向养殖业方面发展的。

他先在桥盟办了个养猪场,这一举措深受县领导的重视。那时有才弟有两三个同学在政府机关工作,他们向县领导推荐他出任食品公司经理被采纳。他任职后,淇县的养殖业便迅速地发展起来了。我侄儿福树在西岗乡办了个养兔场,就是在这一气候下诞生的。由此可见,改革后的经济的发展是欣欣向荣的,是十分可喜的。

有才弟是个大心眼干大事业的人,可是资金欠缺,政府拨款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天津来了个姓崔的一个大客户,与其同谋共业。有才弟是个非常讲信用的一个人,为还清存入面粉厂粮食客户的钱,向姓崔的借了两万元,意想不到,这一借款为他造成了被冤枉的后果。  

那时的两万元是个不小的数字,借借就是再亲近的人也是要留下凭据的。有才弟是以食品公司经理身份,在欠条上签名盖了本人章的,可想而知是私人借款。这笔款与食品公司财务上是没有瓜葛的,而财务上却向姓崔的追踪这两万元的下落。姓崔的在逼问无奈的情况下,说了实话。有才弟供认不讳,当场让姓崔拿出他的欠条来,而姓崔的竟讳言有才弟没有给他打欠条,为此,法院以贪污罪把他送进南监了。

我是在苦难时期入狱的,所以很快地就能适应狱中生活。有才弟是从天堂上跌入枯井的,我能想像到他狱中的生活是十分难熬的,如今他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还不禁地下泪呢。他说我体胖高大,平时就爱出汗,常在电扇下工作。我20多年了从未干过苦力活,入狱时时逢炎夏,在火红的阳光下,干的是搬砖活泥工作,下工后像散了架似的,第二天浑身出满了红鸡皮疙瘩。我风趣地说,老弟呀这有什么不好呢。若非有这段经历的话,你会有脱胎换骨的亲身体会吗?这不正是你后来事业有成的一个因素吗?他佩服地频频点头。他言道二年来的劳改生活,他接触到好多经商的罪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经商之道,为他创办祥和酒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有才弟,是以无罪释放复职并加级的,晋升为淇县商业局局长。他因病解甲归田,创建了祥和酒店。五年前我为写这本书,有才弟牵头将我村在淇县的有识之士邀请到他的酒店,宴席上,他热情洋溢地号召大家为实现我的愿望作出应有的贡献。五年后的今年旧历22日的傍晚,我为写这篇文章,又光临他的酒店。我刚下小车,身着一身红绸装的漂亮小姐,便迎上前搀我,我连声说谢谢。她格格地笑着说,大爷,你不认识我啦,我是赵学孟的孙女,五年前就是我接待你的呀。我急忙地噢噢噢地对她说,想起来了,你若不说,我真不敢认你,你那年才18,你原是个瓜子脸,如今脸变得丰满了更漂亮啦,玫瑰色的脸庞上呈现出两个酒窝。我的话尚未落地,她便开心地笑了起来。她边笑边给我倒茶,她说大爷,你的记忆力真好,你不愧是咱村的文人,你把我夸得比说书的还好哩,我真的有那么好吗。我连声说有有有,接着问她有才呢?她说他可是个大忙人。平时在店里的机会就不太多,今天他特意来接待你,真不凑巧,我们大厨的孩子病了,刚开上小车,还派了个服务员陪同大厨到医院去了。她对我说来,你是个急性人,让我劝你不要不辞而别,特意给殿海有富等好几个打了电话,让他们来陪你,他办完事就回来了。他的话说得我心里甜丝丝的,不禁地说他把我当成贵宾了,她说确是这样。

我问她每月挣多少工资呀。她说基本工资888外加提成,淡季最少1000多。旺季常达一千七八。我吃惊地问她,淡季和旺季的工资差别乍这么大呀。她说每年进了腊月,都忙的我们喘不过气来,中午常达开100多桌,有时经理还端盘子呢。若加上福利待遇就更多了。我问她都有那些待遇呀。她滔滔不绝地说道,每个节假日都发放礼品,特别是过大年礼品更多,吃的穿的都有,我们经理亲自开上小车送到每个职工的家。每个职工家的婚丧大事,经理主动上门帮助解决。最使我们感动的是我们的经理,对我们的关怀,象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他对每个新来的职工首先表白,你是我的上帝,咱们是一家人,同舟共济,共同享受酸甜苦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话还未说完,有才弟突然来到她的背后,亲切地抚摸着她的头,对我和她说,今后对别人不许光说我的好话,欢迎你在我的亲友面前讲我的坏话,我会意地笑了。她说好吧,我当着大爷的面指出你的缺点,你对外姓人、外村人的关心盛过对我的关心,说完后格格地笑了起来,扭身不辞而别。

此时,室外的汽车鸣笛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不多一会,我的老兄、老同学、老同行、中教高级教师王殿海,后跟淇县药材公司的书记堂弟有富,及本家的两个侄儿,一个是淇县交通局局长福宝,还有我村在淇县的企业家福明。他们几个都有自己的小车。

宴会上共有6人,真乃六六大顺,宴会当然是有才弟主持的,他率先地站起来举杯高兴地说,祝远道而来的老兄福寿健康干杯。在大家的的感染下我也急忙地站起来,连声说谢谢。落座后,有才弟说,咱村在淇县有名气的很多,我知道老哥爱划拳行酒,所以今天特将你们几位来与老兄过关,来来来咱们先干上一杯再说。正当大家举杯欲饮的时刻,一位领班的服务员来到席前急促的说,经理,一位台商在副县长的陪同下前来就餐,副县长让我通知你前去陪客。有才弟无奈地对领班的说,让他们稍等片刻。我即忙举杯站起来说,请大家干了这一杯为有才送行吧。他赞许我的理智不减当年,那我就失陪了,他对殿海说老哥我的任务就拜托你了。他说吧后便快步挥手与大家告别。

殿海哥年长我两岁,1951年我和他兄弟在淇县师范的初中班是同班同学,那时他在师6班任班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和他母亲一起戴高帽逛过街,俺俩家先辈就关系不错,所以俺俩的关系较密切。于是有才弟走后,俺哥俩,便哥俩好,三桃园,巧七媒地划起来了,俺哥俩划了十个媒,我输的较多而豪情全释放出来了。我笑着说我甘败下风,可是你得听我的。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我们都听你的。我说好吧,在座最小的福宝侄都快五十岁了,酒不易多喝,咱们就各行其便吧。他们频频点头。我说我这次来这里的主要的目的,是来写祥和酒店这篇文章的。

殿海哥哎哟了一声说,老弟这题目太大了吧,若写它的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别说写文章,即便口说三天三夜也是说不完的。在座的都赞同他的观点,堂弟有富说,上自八十岁的老翁,下至三岁的儿童都知道办喜事到祥和。不仅淇县城内的市民的红白大事大都在这里举办,县里召开重大会议,招待贵宾也常在这里。他的话尚未说完,侄儿福宝说二叔我给你提供些素材吧,你光顾一下客厅和餐厅墙壁上条幅内容,我想对你写这篇文章是大有帮助的。侄儿福明接着说,老弟毕竟是大学生,高见,高见!他转脸指着墙上淇县人民政府赠送给祥和酒店的奖状,对我说,二叔这不正是祥和酒店的形象吗?我笑着说这不仅是祥和酒店的象征,还是你有才叔的代名词。我的话还未说完,殿海哥把话接过去说,福宝的水平是够高的了,福明的水平可也不低呀,我都想不出形象这个名词来,你不愧是咱村的企业家。他环视了一下大家说,可你俩的水平在写文章方面可不如有勋老弟的水平高呀。他的话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当时不知该说啥才好,随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已是深夜了, 还不见有才弟回来,大家在祥和的气氛中离开了。今日的祥和酒店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正如那张奖状上写的内容一样: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待遇,一流的酒店。

2011年春

 

上篇<--- 本篇 --->下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