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二)        首页  

 
《王守振文集》---作者: 王守振

清明时节话清明


      走进山西绵山,直觉山高壑深,云流暗涌,道观林立,佛寺俨然。既感受了那里的奇山秀峰,又领略了其历史文化内涵。原来绵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仅以其博古精致和奇险秀美享誉三晋,更因春秋时期介子推携母归隐被焚于此而闻名于世。清明和清明节的来历,据说就起源于介子推和他隐居的绵山。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烽烟遍地。晋献王听信爱妃骊姬谗言,杀世子申生祸及重耳。重耳闻言急忙外逃,在介子推等几位“铁杆”近臣的帮助下,漂泊流亡,游说列国,历尽磨难,最后在秦国得到了秦穆公的同情和支持,由秦国派兵平定晋国内乱,立重耳为晋国国君,号为文公,重耳又娶秦穆公之女为妻,两国由此结为秦晋之好。然而,在晋文公对其身前左右一一加赏封爵时,却忘记了曾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在流亡途中缺粮断炊时割下自己腿上之肉,煮熟后让重耳吃肉喝汤,并留下“割股啖君”千古佳话的介子推。文公分封朝臣后,介子推不争功、不言禄,背起家中老母隐居绵山。虽然晋文公闻听后亲自带人上山,一则找到后进行封赏,二则表达自己的歉意,然而介子推避而不见,拒不出山,一连数日毫无结果。无计可施的晋文公,听人说介子推是孝子,所以便命人将其隐居的山林点燃,期望通过烟熏火燎,迫使介子推为不殃及老母而主动出山。然而,似乎是看破红尘的介子推,在背负老母无处躲藏的情况下,背靠柳树,宁死不出,最后竟活活烧死在山林里。
      面对大火过后的一片狼藉,听到介子推和老母被活活烧死的噩耗,晋文公垂首顿足,后悔不迭。为悼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并在介子推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第二年的寒食节翌日,晋文公重上绵山悼念介子推,想起介子推割股啖君时所说的“我不求任何封赏,只希望主公日后能成为一位清明的贤君”的心愿,遂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晋文公又整肃政务,发展生产,晋国迅速强大,成为左右时代风云的“春秋五霸”之一。随着晋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逐渐流行于大江南北,至如今人们还在寒食节和清明节里踏青、扫墓、插柳,唐代诗人卢象曾写诗“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更是家喻户晓。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今年开始,又被确定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法定假日,其中既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也包含了国人对先祖感恩、追思、博爱、和谐的美好祈愿。
      介子推辅佐重耳颠簸流离19年,终于使重耳成就了一国之君的梦想,但介子推不慕富贵,不求封赏,以其忠诚大义的行为,至孝悲壮的结局告别官场,隐居山林,给绵山留下了厚重传承的文化,给历史留下了淡泊功利的英名。著名科学家,又是文学大家的陈之藩,曾撰文评价介子推不言禄,是因为他觉得“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是君子所不屑为,也是君子所不应为的”。的确,介子推立功而不居功,失落而不失志,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精神,这种觉悟和精神又演化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优秀品格。但作为登基主政君临天下的晋文公,则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过去,至少不能忘记在坎坷危难中辅佐自己的重臣!尤其是在举杯欢宴歌舞升平时,在金口玉言万众臣服时,应常怀感恩之心,饱含感激之情,给属下多一点体恤,多一些关怀。倘能如此,介子推也不一定非要隐居荒野,甚至宁可烧死,也不愿效力朝廷了吧?

      其实,寒食习俗起源于古代钻木取薪火之制。清明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远在周代也已经确定。但人们以晋文公和介子推这一故事传说为载体,代代相传,并进而演化成了人们对祖先或已逝长辈的思念和敬意。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朴素的民族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美德的一种延承和褒扬,对于倡导感恩风尚,弘扬根祖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文化导向。

      清明时节访绵山,探访介子推隐居地,解读清明贤君的内涵,感悟民族文化的厚重,也许就是绵山之旅的最大收获吧!

 
 

叫好信访专员制度<---清明时节话清明--->丹青难描是精神           [ 返回主页]

 


      作者简介:王守振 男,汉族,196410月出生,河南长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198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卫生监督等工作, 200312月任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为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