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疾病控制中心,是出访的重要一站。早饭后穿街过巷,不时为典雅的欧式建筑、靓丽的巴黎街景、精致的街头游园小品所惊叹。汽车左转右拐,不多时到了一方林地,领路的丛医生告诉我们,这就是法国的CDC(疾控中心)。放眼望去,不高的几栋欧式建筑石头本色,平实无华,隐藏在绿色丛林中,古木挺拔峥嵘,苍松含黛,龙柏吐翠,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藤蔓植物缠绕着古树,众多的鸟巢散布林间,让人仿佛撞入童话世界。
搞流行病学的麦克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用多媒体向我们介绍了法国的疾病控制系统和正在开展的传染病控制项目、环境卫生项目、周期性疾病控制项目、职业卫生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培训项目以及艾滋病控制项目等。从其充满风趣幽默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法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高福利的国家,虽然人口只有6000多万,但卫生费用支出却占GDP的10%,位居欧洲第二位,年人均医疗费达到1800欧元。其公民健康状况、医生就业自由度、就医的及时性、就医的普遍性和医疗保险覆盖的全民性等五项指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中位居第一,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80岁以上。法国设有国家公共卫生监控所,相当于中国的CDC,为卫生部的下属机构,共有全职专家270名,下设传染病防治、环境和职业危险、培训和公共卫生信息、慢性病防治、国际与欧洲卫生事务等五个部门,最重要的部门就是传染病防治,主要负责五个方面的工作,即艾滋病、性病、肝炎;免疫相关的疾病;肠道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及人畜共患疾病;空气传染疾病(军团病、肺炎等);医院内感染及抗药性菌株检测等。除国家设立公共卫生监控所外,法国没有在各大区、省建立单独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防治均由各区医院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医院管理局设有专职的公共卫生医生。由于公共卫生医生属国家公务员,行使国家、大区和省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官员职权,所以其选拔非常严格,通常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学完所有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再学一年公共卫生科目,经选拔方可成为公共卫生医生。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协调等职能,就由公共卫生医生来承担。
法国目前已经建立了37个传染病防治中心,这些中心多设置在公立医院内,负责监测和申报传染病相关情况。其职能是:鉴定传染病源、寻找治疗方法、观察疫情变化、及时向卫生部通报对公共健康有影响的所有情况及提出预防疾病传染的措施。
麦克先生年龄不大,但专业知识很深厚,善讲健谈,诙谐幽默。在围坐的会议圆桌上,摆放了一些巧克力、面包、咖啡、橙汁等,一面交流一面品尝食品,气氛非常活跃,使人忘记了异国他乡的生疏,淡化了语言不通的障碍。从麦克的介绍可以看出,法国的公共卫生资源利用充分,各省、区虽没设立独立的疾病控制系统,但公共卫生工作并未“棚架”,而是由各公立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来承担,所以也就不再重复投资建设实验室,不重复投资购买大型仪器设备,工作经费也不需要通过开展有偿服务来弥补,所以也不存在你买大型设备我也买,你上项目我也上,资源浪费效益低的问题,区域卫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预防、治疗、科研、教学联系密切,相得益彰。特别是在公立医院内设置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职能的医院传染科,既负责住院的传染病人的治疗,又负责院内感染控制和区域传染病防治,还承担其他的公共卫生工作。
当然,衡量一个国家的疾病控制体系,还要联系国体、国情和国力,要看疾病控制的成效。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共卫生事业,很多传染性疾病迅速得以控制,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三大体系,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卫生监督能力、医疗救治能力极大增强,农村实行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城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连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网上统一招标采购药品和器械,对困难群体实行济困病床和单病种限价等等,群众得了实惠,政府得了民心,卫生事业得了发展,其成效举世瞩目,内外称奇。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应广纳博取,留其精华,把法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乃至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优势引入自己的工作中,立足国情省情,进行机制和体制创新,力争用较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