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二)        首页  

 
《王守振文集》---作者: 王守振

西欧情调

 

 

法兰克福民居

 

      早早的起床,出宾馆向左,便是一个居民小区。环顾四望,小区没有高大的院墙,没有高耸的大楼,所有的房屋,都是一层或两层的欧式小屋。纵横相交的青石板路,将小区规整地划分成若干小院,有的房屋是白墙红瓦,有的是黄墙灰瓦,有的则是用松木板横条装饰,随随意意错落有致,古古朴朴清静幽雅。周围则绿树环绕,偶有几株棠梨或樱花,正粲然绽放,使得小区香气沁人,花雾氤氲。微风过处,落英满地,几如仙境。

      在小区深处的一家院落,四周用简单的木栏围绕,高不过米,院内草坪与花丛相间,内有几块并不规整的石块,上面长满苔藓,那些绿茸茸的菌丝竟长成了半球形隆起,嫩嫩的绿色,细细的绒毛,煞是养眼。院门口挂一小圆筒,上不加锁,原来是订报纸和放牛奶的容器。窗台上,摆满了很小的盆景,没有喧然赫目,但却平实自然。太阳跃出了地平线,我们正在小区流连忘返,忽然,靠路边的一个窗户窗帘徐徐拉开。窗扇轻启处,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太太探出头来,看到几个外国来客在其门口逗留,便也来一句“Hello”的外语问候,脸上漾起浅浅的微笑,然后又消失在静静的别墅里。

      安详的生活,舒适的社区,这就是德国居民的安宁生活。

 

奥地利之美

 

      在奥地利的高速公路上行驶,两侧风景最为迷人的是密不透风的马尾松林,偶尔露出盈盈草地,成群的绵羊在悠闲地吃草,远处则是巍巍的阿尔卑斯山脉,高山之巅时见茫茫一片,积雪在阳光之下耀眼闪亮,仿佛在与蓝天白云窃窃私语,商量着如何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绚烂多姿,风情万种。

奥地利是音乐之都,音乐家的摇篮。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施特劳斯等,都是奥地利的骄子。穿行在高山夹峙的森林中的高速公路上,遥望远处的硕大云朵,耳边仿佛响起了音乐大师的不朽之作,《第九交响乐》、《命运》等,雄浑激越,气势磅礴。壮哉,阿尔卑斯,美哉,奥地利联邦。

      中午时分,汽车到达了因斯布鲁克市。城不大,但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站在市中心的街道上,举目仰望,在湛蓝的天宇下,群山逶迤,山顶白雪皑皑,山腰则峰岭叠翠,山下为白墙红瓦的别墅群。市区商铺相连,精品琳琅满目,很多未曾见过的日用品,造型美观,设计新颖。天上没有一丝乌云,空中也极少尘埃,所以这里阳光十分明媚,不少咖啡馆将圆桌竹椅摆上了大街,人们很随意的要杯咖啡,在暖阳下悉心品味和交谈,品生活之乐趣,享阳光和春风。

      奥地利也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度。由于湖多水多,所以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由于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北,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所以这里冬春季适合滑雪,夏秋季适宜避暑。因斯布鲁克宛若奥地利的一颗明珠,很多欧洲老人将此作为理想休养地,在这里安度晚年。短暂的停留,游兴未尽,只得作别,赋诗一首:“阿尔卑斯山,积雪浮云端。半腰森林绿,山下水潺潺。一年四季景,上下两重天。玉皇寻福地,此处可下凡。”

 

遵规守矩的司机

 

      进入意大利,司机克拉乌·德兴奋得近乎手舞足蹈。据说,布拉乌·德是旅行社专职司机,二十多天前接一个考察团从他的家乡意大利罗马出发,经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刚送走那个考察团,旋即又在巴黎接住我们一行,20天的驾车旅程,与乘客语言又不通,孤独与寂寞之感,自然会生发思念家乡想念亲人之情。现在进入了意大利,很快就会回到他的家乡罗马,兴奋在情理之中。克拉乌·德50多岁,体胖,留一副极有个性的胡子,开朗乐观,热情敬业。虽然英语并不熟练,但每天早上第一面都是“morning”的一声友好问候,然后给大家装行李。按照欧洲的法律规定,司机必须要有连续9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开车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在高速路上每2个小时要休息10-20分钟,一般情况下早8点开车晚8点收车,除了午餐时间和路途休息时间外,每天刚好驾车8小时,克拉乌·德总是严格守时,不越“雷池”半步,既不多干,也不少干。他开的奔驰中巴,也总是按规定,车速始终保持80迈,即使客人催促,路况再好,也不急不燥,始终“循规蹈矩”。回想起来,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客人负责。相比之下,国内有些司机抢道、超速、闯红灯,开英雄车、疲劳车,甚至酒后称雄,既是对乘客不负责任,也很容易给自己酿成恶果。欧洲人的职业道德和守法观念,值得国人借鉴!

 

,

 

旅途花絮<---西欧情调 --->今夜无眠            [ 返回主页]

 


      作者简介:王守振 男,汉族,196410月出生,河南长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198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卫生监督等工作, 200312月任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为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