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作者:杨金国
     

 

 

刘哲民勇闯敌占区

 


  1938年9月,淇县稻庄青年、共产党员刘哲民从延安抗大本科毕业以后,被中央组织部分配到部队工作。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积极进行抗日斗争。
    1941年春,刘哲民在冀鲁豫军区敌工部任统战股长兼敌工站站长。有一天,敌工部部长李一非找他谈话,让其到敌占区去执行一项与孙殿英的新五军团长王天祥联系任务。李部长介绍说:王天祥是在国民党部队工作的共产党员,过去他直接受八路军总部领导,现在因总部直接联系困难,上级指示我们冀鲁豫军区派人联系。你执行这一项任务,一是要请示一下杨得志司令员,二是要作好各种准备工作。
    刘哲民是敌工战线上的一名新手,到敌占区作统战工作还是第一次,不由得感到任务的重大而艰巨。但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出生入死也要想办法完成任务。他分析了一下执行这项任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王天祥在淇县西南的太行山内,那里是自己的家乡,语言通,道路熟,亲戚朋友多,社会关系好。不利因素,一是自己从一名军人要乔装一名地下工作者,转换太大,心理和习惯一时不能适应;二是两年前自己以八路军共产党的身份在那一带活动过,现在要进行秘密活动,有困难也有危险,说不定会“真作假来假也真”,尤其是叛逃分子张玉舟曾扬言:“刘秉宽(即刘哲民)是八路军共产党,我见到他非抓不行!”
    刘哲民一边想一边向司令部走去。在司令部他见到了杨得志司令员。通过交谈,杨司令员嘱咐他:“民运一旅的朱程旅长对旧军队比较熟悉,你出发前一定要向他请教,这是你学习的好机会!”刘哲民按照杨司令员的指示,专程去找朱程旅长,并讲明来意。通过座谈,朱旅长告诉刘哲民:“这次去执行任务,你一定要以杨司令员的秘书身份去见王天祥。这样,王天祥会把你当成杨司令员的亲信,不仅信任你,而且他也觉得倍受重视,这样就增加了你们彼此间的信赖。”
    刘哲民见过朱旅长以后,积极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首先他找到了当时根据地最薄的纸——香烟锡箔内衬纸,以杨司令员的名誉给王天祥拟写了信件,然后找杨司令员审阅盖了章。刘哲民拿着杨司令员盖章的信件,深感信件的重要,他暗下决心:任何情况下不能遗失,危险时刻必须吞掉。刘哲民又通过多方面斟酌,将信件缝在棉袍腋下的棉絮里,这样既可以避雨淋,也可以躲过敌人检查。
    1941年4月,刘哲民化装成商人,身穿长袍,头戴瓜皮帽,由交通员郑建国带路出发了。他俩昼息夜行,首先进入了敌我难分的游击区,他俩不走大道走小道,绕过戒备森严的日伪据点,避开人多繁杂的村庄,沿着田埂小路前进。通过长途跋涉,顺利到达卫河边,天蒙蒙亮又坐摆渡过了卫河,进入了敌占区。
  刘哲民渡过卫河到达了敌占区的第一站——浚县原厚村开明爱国人士程润民家里。原厚村一带是天门会控制地区,军区派遣到敌占区打入天门会的卫西工作团就隐蔽在那里。因此,刘哲民在那里见到了神秘失踪的老战友黄友若同志,结识了爱党爱国、精明干练、热情好客、打入天门会任参谋长、敌占区革命青年胡紫青同志,以及德高望重的程润民先生。新老朋友欢聚一堂,气氛十分热烈,刘哲民向朋友们了解敌占区的情况,朋友们向刘哲民询问抗战形势和消息。
    革命青年胡紫青,通过黄友若同志的考察和培养,入党条件已经具备,本人的入党申请已被组织批准。因此,趁刘哲民路过的机会,党组织决定举行入党宣誓仪式。黄友若、刘哲民作为入党介绍人,和胡紫青来到村后小庙里,用手在墙上象征性的画了一个毛主席像,让胡紫青向党举手宣誓。胡紫青的入党是卫西工委在敌占区、特别是灰色武装天门会里播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在后来组织天门会起义中,胡紫青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刘哲民离开原厚村以后,决定先到浚县西部的大碾村耿杰三老师家里了解一下淇县情况,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然而,刘哲民知道从原厚村到大碾村,要经过张玉舟之华变叛逃的白寺山。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段,所以刘哲民一上路就竭力摆脱军人的姿态,稳定情绪,振作精神,不东张西望,也不问路,在白寺山的丘岭沟壑间的小路上,学着商人下乡走路的样子,顺利通过了是非之地,到达了大碾村耿杰三老师家里。耿老师正好从洛阳回来,为躲避敌伪在家养病。耿老师在封闭窒息的敌占区,在忧国忧病的困惑中,突然见到了自己在八路军工作的学生刘哲民来访,非常高兴。畅谈中,刘哲民急于了解淇县情况,直言拜托耿老师找人到淇县南关村去请自己的舅父李天民。李天民当天到达大碾村。刘哲民匆匆辞别了久别重逢欲言未尽的老师耿杰三,在其舅父的掩护下,趁着黄昏天黑,小心谨慎地回到日军控制很严的淇县城南关村舅父家里,深夜又赶到稻庄村,幸运地见到了久别的老母和两个妹妹。骨肉亲情的家庭温暖,不能解脱刘哲民对工作使命的焦急,在离情别叙中,刘哲民了解到了王天祥部的沿途情况,积极作继续前进的准备。
    当时,日本侵略者为加强统治,推行贴有本人照片的“良民证”制度,出门不带“良民证”寸步难行。刘哲民知道在家乡自己已公开八路军身份,确非“良民”,要通过正常手续办“良民证”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敌伪内部想办法。
    稻庄村有一个日军司令部的特务叫苗文田,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老百姓恨之入骨。但此人幼年常和刘哲民一起玩耍,关系要好。刘哲民通过了解,苗文田从未告过自己的密,也从未迫害过自己的家庭。刘哲民认为此人政治头脑简单,社会背景不复杂,可以利用。于是,冒险与苗见了面。刘哲民通过谈话,觉得苗与自己的私人感情依旧,就趁机向苗谈了外面的形势,并从苗个人利益出发,劝苗为八路军办点事儿,给自己留条后路,苗愿意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刘哲民提出要苗给自己办一张“良民证”的问题,苗满口答应。次日,苗请来了照相馆的马掌柜,当刘哲民站在照相机前时,马掌柜惊异的问刘哲民:“你回来了!”刘哲民知道马掌柜认出了自己,便亲切地回答“是的!进城不方便,麻烦你多帮忙了!“放心!放心!”刘哲民从马掌柜坚定而含蓄的话里,看到了敌占区里中国人的心。
    苗文田很快将“良民证”办好送给了刘哲民。刘哲民有了“良民证”,行动方便多了。但是,要找到王天祥,还要通过平汉铁路,跨越日军封锁沟,穿过日顽之间的游击区,困难和危险还很大。刘哲民为了安全起见,让其五叔陪伴自己,首先跨过了平汉铁路,然后到了距日军封锁沟较近的南阳村外曾祖父家里。在那里,刘哲民了解到日顽之间很久没有战斗,双方戒备不太严,时有商人来往,只要走到塔岗村,就能进入王天祥防区。
    刘哲民独自离开了南阳村,走到宋窑村西南地时,一条4米深6米宽的大型封锁沟横亘面前。刘哲民四处察看,选好没有日军岗哨和行人的地段,迅速跑到封锁沟前,纵身滑到沟底,很快在对岸找到一个坍塌处,用力爬了上去,然后,沿着方山山脚,翻岭越沟向塔岗方向奔去。刘哲民来到干涸宽阔的沧河岸边,看到一个持枪的哨兵。刘哲民判定已来到王天祥的防区,于是学着商人恭而敬之的姿态,走到哨兵跟前,一边递烟点火,一边自我介绍说:“我是山下商人,做点买卖,有事要找王团长,请多帮助!”哨兵上下打量了一下刘哲民,然后说:“王团长住小天河,有十多里路,你去吧!”
    小天河是一个傍山依水的山村,刘哲民走到小天河村以后,在一个有岗哨的大院里,见到了王天祥的一名副官。副官问清来意,就带刘哲民去见王天祥团长。王天祥是一名40多岁的英武军人,刘哲民向他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王天祥便把刘哲民带到另一所院落里——他姨太太的住处。刘哲民马上撕开棉袍,取出密信,交给王天祥团长。王天祥看完盖有杨得志司令员印章的信件,非常热情地款待刘哲民,并进行长时间的密谈。
    从此,刘哲民接通了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与国民党新五军王天祥团长的联系。
    1944年,解放大名战斗中,王天祥亲自到大名发动其特务团起义,配合我军里应外合全歼大名的敌人,解放了大名。后来,王天祥任我军主力部队旅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原载1995年《史海》第6期)
 

上篇<-- 本篇 -->下篇

 
     

《轨迹》作者:杨金国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0392-7221027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