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
  岳武佐先生文集                                    代序:闫玉生         编辑:郑厚德
  主页 代序 为帝辛正名 淇史钩沉 扯淡碑 朝歌杂谈 纪念文章  





朝歌扯淡碑
扯淡碑——崇祯皇帝的墓碑(中)

 

纪念扯淡碑蹿红网络一周年

           扯淡碑——崇祯皇帝的墓碑(中)

――兼论崇祯吊死煤山之真伪

 

四、崇祯南逃

   既然扯淡碑是崇祯皇帝的墓碑,那么,崇祯就一定逃离了京城。

    崇祯吊死煤山是中国人的常识,以前,对此似乎没有争议。如果没有对扯淡碑碑文的破解,那么,我们也不会提出对崇祯吊死煤山的质疑。今天,我们认识到扯淡碑就是崇祯的墓碑,就不能不对崇祯吊死煤山产生质疑。

    崇祯逃离京城了吗?

    我们说崇祯逃离了京城。为什么?

    内城陷落之后,第一时间有“帝己出城, 或言崩”两种声音传出。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真呢?

    到目前为止,可以这样说,“帝己出城”说,有扯淡碑为证。帝“崩”说,有当时的一具尸体为证。二者必是一真一假。

    帝“崩”说有当时的一具尸体为证,但这具尸体是否真是崇祯,会不会是一个替身,因为当时并没有经过验明正身,很难确定。《李自成传》是这样记的:“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文山亭,帝遂崩。……自成……据御座,下令大索帝后。……宫中长公主绝而复苏,舁至,令贼刘宗敏疗治。已,乃知帝后崩。”

    李自成对“崇祯尸体”是如何处理的呢?

    李自成未当回事,没有找人指认,更没验明正身。便“自成命以宫扇载出,盛柳棺,置东华门外,百姓过者皆掩泣。”

“崇祯尸体”多长时间才找到的呢?

    “越五日,长平公主复苏”(《明史·公主传》)。这说明李自成最早是在明亡后第四天找到“崇祯”的。说明“崇祯”的尸体已在煤山风吹日晒四天。

     “帝崩於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衣冠,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庄烈帝纪》〉

    吊死,已经脸部变形,再加上在煤山风吹日晒四天,再加上“崇祯”的尸体,以发覆面,在国破家亡,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人心慌慌,尽管有“百姓过者”,谁能认清这个尸体是不是崇祯?即便有人认出来了,谁还会去向李自成告发说这是假崇祯呢?

    从衣襟诏中也可以看出问题。崇祯既然决心“任贼分裂”,目的是“无伤百姓一人”。为什么不亲见自成?反而死在煤山,让自成“大索”。这岂能达到“无伤百姓一人”之目的?

    崇祯既认为明亡是“诸臣误朕”的结果,且“死无面目见祖宗”,何不生而卷土重来,为祖宗争光?这就是崇祯要出逃的原因或者说思想基础。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崇祯是金蝉脱壳了,有理由怀疑吊死煤山的是一个假崇祯。

    我们认为崇祯逃出了京城,还有以下理由:

    首先,崇祯有出逃思想准备

    崇祯早己予感到明朝灭亡的必然性,所以他早早拨发巨额经费,派人到全国各地为他寻找适合隐居的地方,为其建避难行宫。河北省平山县崇祯避难行宫就是例子。

    《明史·李邦华传》记载“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邦华密疏,请帝固守京师,仿永乐朝故事。太子监国南都。居数日,未得命。又请定、永二王分封太平、宁国二府,拱护两京。帝得书,意动。绕殿行,且读且叹。将行其言,会帝召对群臣,中允李明睿疏言南迁,便给事中光时亨以倡言泄密,纠之。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邦华策不议。”

    不议不等于不办、不执行。

    可见崇祯早有在迫不已的情况下逃离京城的思想准备,有出逃的方法:那就是“仿永乐朝故事”逃离京城。

   其次,崇祯有充分的逃离时间

   我们看三月初到三月十九日的大事记:

    癸巳(初五)“封总兵官吴三桂、左良玉、唐通、黄得功俱为伯。”

    甲午(初六)“征诸镇兵入援。”

    乙未(初七)“总兵官唐通入卫,命偕内臣杜之秩守居庸关。”

    初十,命“王承恩提督城守。”

    十一日“李自成至宣府。监视太监杜勋降。巡抚都御史朱之冯等死之”

    十三日,“焚昌平”,“贼游骑至平则门京师犹不知也。”

    十五日,“唐通、杜之秩降於自成。贼遂入关。”

    十六日,“陷昌平”。

    十七日,“贼犯京师,京营兵溃。” “帝召问群臣,莫对,有泣者。俄顷,贼环攻九门。门外先设三大营,悉降贼。京师久乏饷,乘陴者少。益以内侍,内侍专守城事。百司不敢问。”

    十八日,帝召提督京营王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

    实际上王承恩回宫之后,一直没有出来。崇祯也并未“亲征”。从十八日王承恩回宫,到十九日天未明,皇城不守,都是崇祯逃跑的时间。日暝,外城陷。內诚也未布置防守。

    夜,帝出宫登煤山,望烽火彻天,叹曰:苦我民耳。徘徊久之,归乾清宫,令送太子及永王定王於戚臣周奎田弘遇第,剑击长公主,趋皇后自尽。

    十九日天未明,皇城不守。

    从十八日白天到十九日昧爽,崇祯有充分时间出逃。可以说出逃时间很充分。

    崇祯还江南还有大片国土,大臣们早有建议,要崇祯迁都南京。就是复国的良好基地。在这种形势下,年轻好胜的祟祯为什么一定要认输,一定要死,一定要明朝灭亡呢?

    崇祯有出逃的理由,有出逃的思想准备,有出逃时间。第一时间就有出逃的消息,这就说明崇祯出逃了。

    《吴甘来传》曰:“明日城陷,有言驾南幸者,甘来曰:主上明决,必不轻出。乃疾走皇城,不得入。……”

    《倪元璐传》:“李自成陷京师,元璐整衣冠,拜阙,大书几上曰:南都尚可为,死,我分也。勿以衣衾敛,暴我尸,聊志吾痛。遂南向坐,取帛自缢而死。

    这说明,“帝己出城”是多名官员的预测,所想。反映出官员们的赞同与赞美。

    为什么《明史》》最后将“帝已出城”落实为“伪传驾南幸”呢?

    宫中已造成了崇祯吊死煤山的假象,就必须维护这个假象,把假的说成真的,才能掩护崇祯逃出京城,并且保证以后的平安。所以宫中的舆论界必须说“帝崩”,“帝已出城”是“伪传”。有尸体在,还不“真”吗?

    如果说崇祯逃出了京城,李自成岂不派兵追赶,崇祯还能逃掉吗?岂不前功尽弃?正是要转移李自成的视线,保护崇祯,所以必须说“伪传驾南幸”。以保证“庄烈帝殉社稷”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帝崩的说法不被怀疑。也正是这样作了,《明史》才写崇祯吊死煤山,社会上才传崇祯吊死煤山。崇祯才能在淇县“虚灵自然”地修真。才有了扯淡碑。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直接证据。河北省平山县崇祯避难行宫中有李祥成庙。据平山同志介绍,“相传,崇祯皇帝在位时卜卦,江山将落于李姓之手,因此,对大将李祥成倍加疏远。可是当李自成攻进北京时,武将中只有李拼杀四门,保护御驾。不幸被李闯王所擒,闯王见其忠勇,劝他投降,李祥成提出厚葬老王、诛杀叛臣等条件自杀身亡。林清德感其忠烈,设庙祀之。”﹙见《天桂山》13页﹚

     “李自成攻进北京时,武将中只有李(祥成)拼杀四门,保护御驾。”崇祯并没有亲身参加保卫外城的战斗,所以不存在崇祯保卫外城四门而拼杀的亊情。更何况李祥成拼杀四门,是保护御驾。既是保护御驾,就不是协助崇祯拼杀四门保卫京城,而是出逃。

    所以说李自成进入北京,李祥成拼杀四门,保护御驾,正是崇祯逃出京城时的真实写照。

    李祥成拼杀四门保护御驾,內宫第一时间传出“帝已出城”的消息。这足以证明崇祯逃出了京城。

    这亊是崇祯的心腹林清徳亲口所传,李祥成祀庙是林淸徳亲手所建,而且与王承恩比肩,反映出李祥成的功绩。足见李祥成在林清徳心目中的地位。这亊的真实性勿庸置疑。难道林清德在明朝刚亡的情况下还会造假吗?绝对不会假。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作一分析

    1、欲生恶死是人的本性。有一分生的希望就会付岀百倍的努力,这是人的本能。明末甲申崇祯刚刚三十四岁,生命力正旺盛,是求生欲极强时期。根据崇祯的性格,他不会甘心败在李自成的手下,定会保住“青山”,寻找时机,卷土重来,证实自己。所以,崇祯一定不会甘心自杀,而且不会专等李自成攻入皇城后再自杀,更不会逼妻杀女后,再挨到昧爽內城陷再自杀。

    2、十八日晚崇祯亲手杀死两位亲生女儿,逼死皇后,这正表明了崇祯要孤注一掷,毫无牵挂地趁夜出逃的决心。否则,何不自杀与家人死在一起?为什么要忍受一夜亲手杀死两位亲生女儿、逼死爱妻的惨痛煎熬?

    3、十九日,“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鸣钟集百官,无至者”正是因为崇祯南幸了,人们各自生法自保,所以无至者。绝不是百官不管崇祯死活,各自逃命,没有人理采崇祯了。否则便无法理解许多人为崇祯殉难的事实。

    4、此时的明朝,江南尚有大片国土。这仍是崇祯的根基。崇祯的大臣曾多次劝崇祯迁都南京。难道崇祯就没有考虑过如何利用江南的大片国土?难道崇祯就不知道利用江南重整旗鼓?难道崇祯真的愿意一死了之,断送大明江山?南逃岂不是正理?这与大臣们原来的谋划岂不一致?

    5、守城总指挥王承恩的任务是却敌保主,敌既不能却,保主就是唯一要务。怎么会不拥主出逃而陪着“主子”在宫中遛达,单等內城陷落之后再去上吊死呢?

    6、煤山上吊死的尸体“去衣冠,以发覆面”。古人要给死人“净面”,今人要给死人“化装”。许多自杀者在自杀前要穿上自己的好衣服,梳洗打扮一下。“崇祯”作为一个皇帝,在死之前何以要自残形秽?

    以上所说六点都与常理不符。

    我们认为崇祯逃出京城,既合情,又合理,合乎历史事实。

五、崇祯落脚淇县

崇祯逃出京城去了哪里,我们说落脚淇县。这不仅有扯淡碑为证,还有淇县民间故事,朱改王,古遗址,古诗文为证,更有外省一处崇祯避难行宫为证。

     1、淇县民间故事

    长期以来有一个关于扯淡碑的民间故事,在淇县广泛流传,家喻户晓,起着解释扯淡碑的作用。据传,古时候有个人叫沐怀古,他原来在朝中做大官,后来犯了死罪,临刑前其仆人代其伏法。沐怀古逃出北京之后,一直往南走,因为过不去黄河,他又折回到云梦山修行。他思念亲人,怀念替他而死的仆人。于是他修了一座祖师庙,还修了一座望京楼(即八角楼)。每当怀念他们的时候,便登楼向北眺望,希望看见他们。光阴荏冉,沐怀古到了该死的时候。他发现一个问题:原以为,已经有人替自己死过了,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了。可哪里知道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于是他感慨地说:要知现在,何必当初。让人家替自己死了,自已还得死,真是扯淡。于是他就为自己制作了这块扯淡碑。沐氏死后葬於祖师庙院中,自称泰极仙翁,並立起该墓碑,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扯淡碑。

    这个民间故事的版本尽管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版本,这是宋建江的爷爷宋振生老人讲的。我将宋建江的回忆文章部分摘抄如下:

扯淡碑的传说众多,爷爷最相信它就是明朝崇祯皇帝的墓碑。碑上横书再不来了扯淡,下面的碑文起首就是翁,燕人,水木氏。水木氏到底是谁?水木二字合起来就是沐,故事就从水木氏——沐氏开始。

     事情得从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前后说起。明朝后期,宦官当权,黑白颠倒,天下龌龊。崇祯皇帝即位之后,改革弊政,剪除阉党。尤其是灭掉了魏忠贤,天下称颂。历史记载,崇祯皇帝的确是一位难得的明君。然而,由于魏忠贤遗党尚有很多执掌朝政或地方政权,隐患尚未完全肃清。正在整肃弊政之际,陕北米脂等县遭遇了连年大旱,而地方执政的奸党依然按照以往税负征缴,不交者施以重典惩处,迅速激起民变。加之关外的清人已经立国,对明王朝虎视耽耽,民变一起,他们趁火打劫,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因此,明朝数代皇帝及其宦官铸就的痼疾,凭他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了。

     在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崇祯帝毕竟英明了得,忠心相事者不乏其人。其中一个叫沐怀古的大臣急中生智,他不但与崇祯帝面貌相像,而且年龄相仿,于是劝帝离京,以求东山再起,自己替崇祯自刎。崇祯不忍,无奈争执不过,与沐怀古互换衣冠,逃出京城。由于战火混乱,沐怀古带领皇帝随身宦官,按照崇祯的安排,为了不让妃子、女儿落入李自成之手,逐一杀死,然后自缢万寿山。这就是李自成搜到的自杀的崇祯帝,实则是李代桃僵,崇祯帝已然金蝉脱壳,跑了。

     崇祯帝冒着沐怀古的名头,一路南下逃命。朝歌城自古以来就处于北京南下的官道上,官道入北关到南关,一直到十三里堡、常屯往南,通向南方。崇祯帝到了朝歌城的北关,连日来水米未进,饥又饥、渴又渴,饥渴难耐,四肢无力,再也走不动了。正在此时,一个小孩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坐在街门口吃着,崇祯帝不看则已,一看这吃相,越发难忍饥渴,一时头晕目眩,站立不住,咕咚一声,一头栽倒官道之上,有命无命谁人知晓。

    崇祯帝冒着沐怀古的名头,从北京一路南逃八百多里,到了朝歌城。其实沐怀古这个名字是崇祯杜撰的。为什么呢?崇祯帝与那位大臣换衣之后,南逃路上,一直有李自成的军丁盘问,他为了让那位替他自尽的大臣一家不遭到抄家灭门的惨祸,决定不用那个大臣的真名实姓,但更不能用自己的真名实姓,于是自己琢磨了沐怀古这么个名字。具体代表什么意思,你只好去问崇祯了。

     到了朝歌城北关城门里,饥渴难耐的他忽然看到一个孩子端着面条吃,顿时昏死过去。小孩儿急忙大喊,家里的大人出来,一看倒在地上的这个人,虽然蓬头垢面,但气度非凡,立即将他扶起,抬入家中。经过一番急救,崇祯帝苏醒过来,主人问及情由,他只好口称沐怀古,说是京城被李自成攻陷,为了躲避兵灾,匆匆南下至此,要去南京找亲戚。主人家赶忙给他先端上面汤,等他喝了,肚里舒服了,才又给他下了一大碗捞面条,崇祯帝就这么活了下来。

     这家人姓康,是巩义康百万的本门。那时候,康百万趁着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于是大量购置田产,已经发展得很大了,河南、陕西等省到处都有他的田产。发展到清末,慈禧、光绪西逃西安的时候,巩义康家很短时间就盖好了行宫,并奉以锦衣玉食,大量资费,足见康家如何了得。这朝歌城北关很多耕地至今还叫康家园,就是这么回事。康家救了沐怀古之后,由于此时的河南等中原数省都是李自成的地盘,劝他留下来,暂时不要往南京了,等局势平稳了再说。沐怀古也只好听从主人的挽留,从此一住数十年。这户姓康的人家至今还有后裔住在北关,由于文革的制裁以及老人去世,这些典故,康家后裔概莫能知。但提起他们家在旧社会的康家园,还是知道的。

     沐怀古看到这康家人为人礼数周全,四邻和睦,仁义素著,又了解到京城有人怀疑崇祯没死,到处画影图形予以捉拿,只能安心待下去。

     一天,康家人忽然发觉悬赏捉拿的崇祯画像,怎么像来家逃难的沐怀古呢?于是回家面谈。沐怀古知道这家人不在乎那几个赏钱,也不是那种见利忘义之徒,只好斗胆讲了实情。康家人一听,这是皇上驾到,又惊又喜,个个跪倒,三呼万岁。他们素知崇祯帝乃一代明君,而李自成军队嗜杀成性,虽难民投军甚多,而有地庄户人家极少真心臣服。于是将这一消息迅速禀报了巩义大庄家,大庄家也是欣喜万分,急忙命人给沐怀古专门划定一处园子,盖了一处特殊庄院以及八角楼,归属沐怀古专有。这八角楼一直到文革后期才被推翻,夷为平地。朝歌城外到处都是康家园的地,只有这一处单单叫八角楼,独立于所有康家园土地而存在着,原由就是为了沐怀古的。

     沐怀古从此留下长长须髯,与康家配给的一户佃农相依为命,晨钟暮鼓,一面读书修行,一面探听自己的子侄。他的子侄有好几个逃到了南方,自立为王,都有旧臣拥戴,抗击清军。他很想前往统一各部,苦于从朝歌城一直到长江沿岸都是别人的天下,先是李自成,后是清人,加上自己当初从京城逃出,赤身与替死大臣换衣,没有一件信物,难以暗中传信。手书了几封密诏,托康家人送往南方,却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大概像宋朝徽宗、钦宗那样,那些已经称王称帝的子侄是断然不会迎接自己这位真皇帝的。但他还盼着哪位大臣能够知道真相,来辅佐自己,统一各部势力,于是静静等候。

     沐怀古就这么等下去,一直活到一百四十岁,眼看着清人把自己在南方的子侄和臣子一个个灭掉,而且修明政治,渐渐成为盛世,自己再也不能有所作为。后来,连臣子们的后代也都鲜有音讯了,沐怀古一声浩叹,这人世怎如此无奈啊,再不来了。想到大明江山,想到世事变幻,想到处心积虑,最后,以致于恩公康家的后人也只知道他仅仅是沐怀古,不知他是崇祯,扯淡啊!

     沐怀古越想越没了活着的意义,真的准备死去了。但毕竟不甘心默默而去,自己死后,后人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于是为自己做一通石碑,写下碑文,请人刻字。为了不致于牵连恩公,碑文几经修改,几经打磨、重刻,文字隐晦,甚难猜测。刻好碑文之后,沐怀古将它放在距离八角楼住处不远的地方,捧着写有扯淡二字的石碑,坐地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鬼神发愁,好多人解劝也无济于事。哭到最后,沐怀古站起,端定三尺白须,泰然自若,口呼扯淡,望石碑猛可撞去,登时亡命。人们再看那石碑,已然裂为数片,恰好盖在沐怀古头上。

    上面就是爷爷讲述的一切。

    以上两个版本故事,应该说情节基本一致,只是人物姓名不同。明白公开地讲崇祯与扯淡碑,尽管传者甚少,我想绝不是空穴来风。古人所传与我们今天的破解,何其一致?

    2、云梦山诗文

    泰极仙翁说他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那么,云梦山有没有这方靣的证据呢?

    顺治五年夏,淇县一帶暵旱孔极。淇邑柴侯祷雨云梦山,甘霖随沛。越孟秋,柴侯令何士琦代祀。祀后,何±琦写的《云梦山游记》曰:“余卒祀事,曳杖欲出,见一羽流,案写黄庭。神气清幻,光彩焕发。心大异之,曰:此非天台刘晨?何以在此?童子对曰:此非刘晨,乃吾师玉环子也。服气吐纳,盖有年矣。欲窥洞,幽暗莫视,引炬照之,悬珠丛滴,内有一坎,其深难测,水味甘冽,即琼浆不啻也。然而,暮山已紫,孤鹤寻巢,群鹿辞溪。玉环相送,余也告别。”

    这里告诉我们云梦山水帘洞里新住进一个“神气清幻,光彩焕发”的非凡羽流玉环子。

    顺治九年,淇县县令柴望在《再游云梦》一诗中曰:

       风流谢眺侠山上,与我同心羡古风。

       乱草丛中摹旧刻,寒泉夜里探仙翁。

       空天月上峰围白,斗室灯悬石放红。

       清兴一年虽两度,尚解未教在云梦。

   时隔三年之后的顺治九年,县令柴望同朋友在云梦山游玩,白天没时间,还要“寒泉夜里探仙翁”。

   云梦山水帘洞洞口西侧有孙徵兰的摩崖《仙洞偶笔》二首。

    其一     盘古谁施开混针,斜穿山腹作仙心。

        我来洞代先开口,心似山空古在今。

    其二     洞为仙人万古留,  泉滃仙髓带云流。

             乘云愿洒泉为雨,  飞润闫浮四百州。

    淇县孙徵兰是淇县南阳村人,明末御史,其后人称其为转本御史,崇祯皇帝的秘书。孙徵兰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福建道监察御史。崇祯很信任他。应该说孙徵兰的辉煌时代就在崇祯年间,然而崇祯八年他却回到了家乡。回家的原因无人清楚,不是被革职,也不是告老还乡,因为当时他不足五十岁。孙徵兰对明朝忠心耿耿,是一个铁杆保明派。他为什么提前回家了呢?回乡之后,孙徵兰也很少在家安居,常常离家不归。行踪诡秘,游山玩水,题写摩崖,看风水,布镇物人们不晓得他要干什么。淇县的山山水水,卫辉的许多地方都留有他的足迹,也有他的墨迹。孙徵兰成了一名神秘人物。仅在淇县孙徵兰就建造了印月峰、衡门别墅、衡门三座庙、南阳玉皇阁等浩大工程,还建有一些大镇物。这些巨大开支远远超出了孙徵兰本人的承受能力。据说,崇祯很早就看到了明朝灭亡的必然性,他就派人到全国各地为他选择避难地,修避难行宫。孙徵兰是不是被派下来修避难行宫的呢?

    何±琦“欲窥洞,幽暗莫视,引炬照之,悬珠丛滴,内有一坎……”。县令柴望“寒泉夜里探仙翁”。孙徵兰“我来洞代先开口”。可见清初羽流、仙翁、仙人同居云梦山水帘洞,实为一人。泰极仙翁说“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实有其事,羽流、仙翁、仙人都是指泰极仙翁。

    泰极仙翁是一个什么人呢?从何士琦、柴望的诗文中很难说清,从孙徵兰的诗中可以看出一个轮廓。

      “我来洞代先开口”。什么样的仙人能使才华出众又颇为傲慢的御史孙徵兰,满怀激情极积主动地去介绍他?

    “心似山空古在今”,心似山空,空,大也。心胸广大。“古在今”是颇费解的,也是最重要的。古时称人死叫作古。古:作古之省称。在:居于,处于。今:这,此。古在今:即作古之人居于此,都说他死了,实际上他就住在这里。

    “洞为仙人万古留”。在中国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洞自古以来就是为仙人留的。莫非暗含仙人是位皇帝的意思?

     “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闫浮四百州”。

    “乘云”一词颇耐人寻味。谁乘云?“龙乘云而上,云消而下。”〈见《论衡》〉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又言曰:虎啸谷风至,龙兴景云起。龙与云相招,虎与风相致。〈见《论衡》〉古人对龙与云的关系认识虽不科学,却是一种认识。按照此一认识,“乘云”者必是龙。由此看来,仙人乃龙也。古人认为皇帝才是真龙天子。莫非修道之人是位皇帝?

    闫浮,即闫浮洲。佛经所讲海中可居四大洲之一,即南洲。将洲改为州,并嵌入数词,用闫浮四百州代指全中国。

    皇帝到云梦山修道,必然是不在位了。

    如果说一个不在位的皇帝到云梦山修道,而且都说他死了,实际上他就住在这里。他还要“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闫浮四百州”,他又是“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如果说这都不错,那么,羽流、仙翁、仙人就是崇祯。

    孙徵兰的署名更耐人寻味,“淇园懒云孙柱史”。“淇园”是淇县的代称。“懒云”的“云”与“泉滃仙髓带云流”中的“云”,显然是一个意思,孙徵兰不仅与仙人关系密切,而且将自己融入了仙人的中坚势力。孙征兰又将御史改称“柱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柱史”又叫“柱下史”,是周朝时的官名,是一类站在殿柱下面,听从国王派遣的官,相当于后来的御史。孙徵兰曾在崇祯殿下为臣,他特别改御史为“柱史”,分明在向人们暗示他与“仙人”的关系是君臣关系。这就是孙徵兰殷勤热情地“我来洞代先开口”,向大家介绍仙人的根本原因。

    “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闫浮四百州”。这是崇祯的伟大理想和愿望,是崇祯要以自已的生命作代价,要很快收复失地。夺回失去的大明江山。

    何士琦对羽流表现出惊奇与敬仰,柴望表现出关心与崇敬,孙徵兰表现的是忠贞与歌颂。

    孙徵兰用具有皇帝身分的道人“古在今”告诉我们道人就是崇祯。

    在水帘洞的上方还有孙徵兰的一方摩崖,“天开道眼,山透玄心”八个字。道眼,指抉择真妄的能力。玄心,即道心,深入亊物精微的思维。“天开道眼,山透玄心”即天打开了抉择真妄的能力,恰当地选择。山透出了深入亊物精微的思维,将仙人安排在这里。孙徵兰认为,仙人在这里居住,乃天之安排,感到无比高兴。“天开道眼,山透玄心”,正是对水帘洞的赞美。它嵌入天山二字,是对水帘洞的最高褒奖。

    孙徵兰明明知道云梦山的这个山洞叫水帘洞,同时洞的上方还有题名“水帘洞”,他为什么要在《仙洞偶笔》中改水帘洞为仙洞呢?因为“洞为仙人万古留”。为什么如此赞美水帘洞呢?细细品味,表靣说洞,实质说人。这是在强调仙人,赞美仙人。

    孙徵兰的《仙洞偶笔》与扯淡碑碑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它们是姊妹篇。进一步证明泰极仙翁就是崇祯。

    3、还有孙徵兰写的关于仙翁的诗。

    其一,《淇园幽胜》

    孙徵兰《淇园幽胜》诗,也颇耐人寻味。

    诗曰:闫浮何处觅真仙,景入淇滨兴婉然。

       峰约鸟调云外乐,竹邀鱼舞石中泉。

       款宾溪织萝为径,扩座山擎树作天。

       缥渺随心皆化蝶,袖能酒外织褊櫏。

   在《仙洞偶笔》中,仙人是“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闫浮四百州”,雄心勃勃。

   到《淇园幽胜》诗时,仙人就出现了“缥渺随心皆化蝶”的问题,失望了。孙徵兰不得不劝说道“袖能酒外织褊櫏”。

    其二,《空山独臥》

    孙徵兰还有一首《空山独臥》,诗曰:

      闲花谷口任纷纷,万事仙翁总不闻。

      宝剑横磨三尺焰, 锦囊满贮一溪云。

      似知狎客猿清啸,谁遣摇窗竹弄文。

      莫道幽斋无契伴,颠风狂月我全分。

    这时的仙翁不仅是失望,而且是忿怒了。孙徵兰不得不马上表态:“莫道幽斋无契伴,颠风狂月我全分”。

    其三,《雨过春郊》

    《雨过春郊》孙徵兰又一次说道:

       鮫珠万斛破空来,四望春原景骤开。

       洞口莎须欣膏沐,山头云帽爱风裁。

       娇含柳叶凝青眼,笑引桃花欲馥腮。

       且是仙翁无事事,牛见蓑笠送诗媒。

    这时的仙翁心情平静了,大约是无可奈何地适应了环境。出现了“且是仙翁无事事,牛见蓑笠送诗媒”的情景。

    孙徵兰原本是崇祯的下属,关系很好。

    从孙徵兰写仙翁的这三首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仙翁思想变化的经历。其次,可以看到孙徵兰对仙翁的态度是忠贞不渝。分明是君臣关系。

    4、老龙庐。

    孙微有诗:《衡门别墅》。

    其一、“不用寻山深更深,衡门咫尺小山阴。环峰翠夹泉噙屋,回涧幽衔竹曲林。景活柳苞学凤舞,地灵蛙嗽代龙吟。风光会琢人心玉,估步溪山寸寸金。”

    这一首主要是写衡门别墅的位置、环境、珍贵程度。其中“地灵蛙嗽代龙吟”,值得关注。青蛙的嗽声代替了龙吟,龙吟不在了。说白了,原来是龙吟,现在成了蛙嗽。再说白一点,原来是龙,现在不是龙了。

    其二、“谁留衡泌代桃源,不袭巢由兴自尊。亭浴泉浮活世界,柳摇堤舞粹乾坤。竹夭固许君流斐,山曲尤怜海豁门。可笑支机无剩石,惹人织锦当天孙。”

    “谁留衡泌代桃源,不袭巢由兴自尊。”?衡泌:指隐居之地或隐居的生活。是谁留下这座隐居之地〈衡泌〉代替了世外桃源,它的主人不袭承巢父许由看不起自己,要去掉不自信,大兴自尊之心。这个衡泌即这处隐居之地至今尚存。

    别墅是本宅外另建的园林游息处所。也称别业,别馆。一般人称别墅,对皇帝来说就是行宫。

    孙徵兰又从另一个角度对衡门别墅作了叙述。他的《小斋漫兴》曰:“薜萝幽鎖老龙庐,事事伊人得自如。语鸟调喉来课韵,仁风代手去翻书。北窗瀟洒飞入蝶,东壁逍遥蠹我魚。衹怪惠连池上草,春来镇日费诗锄。

    在这首诗中要特别注意“鱼”。 老龙庐中有鱼,这个鱼是可吃的鱼吗?东壁上挂着吃的鱼,鱼臭了,虫去蛀了,臭轰轰的。这与“语鸟”“仁风”“飞蝶”太不协调了。这个鱼,是隋唐时期发兵用的符信,亦称鱼符或鱼契。古时对外用兵都是皇帝派兵,甚至皇帝亲征。老龙庐中有皇帝发兵用的鱼符,可见伊人是位有调兵谴将之大权的皇帝。可惜长期不用,结果被蛀虫逍遥蠹蚀。鱼符标示出伊人的皇帝身份。鱼符用不上了,暗含这位皇帝下台了。所以,伊人是位下台皇帝。

    孙徵兰还有一首诗《淇邑胜概》: 河山肘腋夹殷虛,猗徒星台领胜余。灵涧千回盘鹫曲,阳山一叶插天虛。清流岩际方壶出,菉入园中君子如。枕畔沧浪清漱骨,衡门人卧老龙庐

    《小斋漫兴》和《淇邑胜概》都称衡门别墅为老龙庐。衡门人卧老龙庐,这个衡门人是谁呢?他就是薜萝幽鎖老龙庐,事事伊人得自如”中的伊人。这个伊人是否就是仙人?就是泰极仙翁?就是崇祯?

    在衡门别墅,群众告诉我们,在这里,所有的窗户都是11根窗棂。这让我们又联想到扯淡碑。扯淡碑全碑111个字。窗户都是11根棂与全碑111个字,这两者有关系吗?是偶然巧合?还是忠于明朝,连窗棂也要一以贯之呢?

    我们说北阳镇衡门村有崇祯避难行宫,这不是想象,无中生有。因为孙徵兰有诗《衡门别墅》,所以就有人认为老龙庐是孙徵兰别墅。不当。连孙氏后人也一点不知道衡门村有他们先人的遗产,就是证明。只是这里的伊人没有与仙翁挂勾,只是与巢父、许由、卫武公挂勾了。

    5、神秘的印月峰

    除了老龙庐崇祯行宫之外,就在云梦山的北面二里路左右的地方有一绝壁独立的圆柱形山峰,群众称之为孙家寨,相传孙徵兰在此练过兵。孙徵兰在此峰的东西两侧都有摩崖,内容完全相同。题曰:印月峰三个大字。落款,右侧写“皇明御史”,左侧写“孙睡仙书”。

    从峰名看,不写孙家寨,不写孙氏府或孙氏宅,只说印月峰,似乎此峰与孙家无关。从题词署名看,也像是为别人题写。

    印月峰又是什么意思呢?从山的形状看,此峰呈圆柱形,峰顶呈一椭圆形,像一枚印章。印有一种解释:痕迹着於他物曰印,痕迹也曰印。那么,印月峰即印月亮的峰。月亮是明的,那么,印月峰即明峰。印一个月亮多一处明,印的多了,大了,不明的自然“复明”。晩年的孙征兰昼思夜想的是复明,印月峰深刻地表达了孙徵兰恢复明朝的迫切愿望。

    印月峰东、南、西三靣,均为绝壁。低者几十米,高者上百米。北面为陡坡。为了使峰顶呈平靣,营造者顺北边山势筑了一道石壁,因山势高低不同,石壁最高处约十米左右。要想登上寨门,也需手脚并用〈今天有人砌筑了台阶,上下仍有一定难度。要想从其他地方登上峰顶,那是不可能的。寨门低而窄,仅可供一人低头出入。内有与门大小极不相称的粗大门闩孔。进入寨门,有大片瓦砾,应该是原来的门卫房倒塌所致。东边有一斜坡式石池,东西长,南北窄。西头最深处约三米多深,上靣用石片砌成穹顶,靣积约十平米。沿着山顶边缘走一圏,可见许多地方有修补痕迹。加工后的山顶东西宽约一百五十米,南北长约一百米,整个呈椭圆形。由峰边向峰顶呈三层台靣,均为人们加工而成。在最上一个台靣的东头建有一座四合院。

    这里人迹罕至,交通极为不便,峰顶没有水源,吃水全靠从山沟底部的水沟中往上运。孙徵兰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塞?完全没有必要。

    整个建筑工程浩大,不是孙徵兰所能承受得了的。

    我国一些重要建筑都建在三层台面上,如北京的祈年殿,太和殿等。台阶的高低象征着地位的高低。孙徵兰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在三层台靣上建自己的家宅。印月峰上的重要房屋建筑都建在第三层台面上,说明居住者是位帝王。

    在四合院的废墟中依稀可以看出有地下室痕迹,房屋之间有暗道相通的痕迹。这也不是普通人家建筑的需要。再往东,在绝崖边又有两小间房基。将房子建在悬崖边,是非常危险的。悬崖下边,是一条由南边通向寨门的仅一脚宽的唯一的通道。这是否原本是瞭望室呢?

    从印月峰的建筑规模、名称、筑室于三层平台之上,及遗址特点看,印月峰亦是崇祯避难行宫,固守之所,闲居之所,仓储之所。

    从印月峰向南,过衡门村,到仓河。仓河上有印月桥。再往南有香山寺。据说,香山寺不仅有孙徵兰题词,而且在那里他还搞了不少建筑。

    北边,下来印月峰向北不远,由油铛村向西,有西行通道。由印月峰向南,过仓河印月桥,到香山寺向西仍有通道。不论在印月峰还是在衡门,一旦有风吹草动,进山躲避都很方便。

    孙徵兰有诗《雒阳吊古》:

    “龟将王气泄灵梭 ,毕送东周汉又来 。鼎自殷迁铜剥像 ,台从云去将收材  鹃声南北天维扰  蛙韵公私帝座退 。独有印山松柏下 ,英风不受乱禽哀 

   “独有印山松柏下   英风不受乱禽哀   ”这里指的是谁呢?前边讲的是帝辛等失国是受“乱禽”破坏。谁能与帝辛比肩?结合前边所引孙徵兰的诗,我们认为“英风不受乱禽哀”指的就是崇祯。

       6、淇县有崇祯的后裔。

   《淇县文史资料》第七期刊文《王洞王氏朱改王探源》说,淇县王洞王氏是朱改王。明末甲申三月京城陷落之后,王承恩帶领太子及二王逃出京师时,太子被俘,永王被杀。王承恩最后仅帶定王慈炯来到淇县定居。主要证据就是一件皇袍。

    特殊的家史代代秘密相传,族人也繁衍绳绳。到了清朝末期,政治环境就宽松多了,他们又住在一个偏辟的小山村,为了纪念先祖,他们创办老坟会,每年清明节,每支派都派代表到老坟上祭祖,展示、祭拜传家宝。这个传家宝是一件皇袍。它是王承恩从皇宫带出来的。广大结婚后,王承恩又在其里布上写了几句王广大改名换姓,婚配情况的话。这件皇袍是祖传的最能证明他们是定王后裔的证据。再后来,该支族人中,男性结婚,都要穿穿这件祖传皇袍。可惜,解放前夕,保管皇袍的王杰的母亲为生活所迫,将皇袍改做小孩衣服了。据王杰回忆,皇袍上有字:朱广裕避嫌改王广大。朱广裕是朱慈炯出京时改的名,王广大是朱慈炯来到淇县后改的名。朱改王就是这么来的。

   尽管这件皇袍今已不在,但这是曾经有过这是事实。

    崇祯的后代,流落到淇县定居是偶然的吗?难道这与泰极仙翁无关吗?

        7、河北省平山县有崇祯避难行宫。

    我们确认扯淡碑是崇祯皇帝的墓碑的前几年里,并没有在淇县发现多少有力证据。2000年我们发现河北省平山县有崇祯避难行宫。

    据平山县志和天桂山当地传说,明朝末年,崇祯在义军纷起的情况下,深感大势己去,便拨巨资,令心腹太监林清德出京修避难行宫。林清德选中了天桂山。

    崇祯避难行宫从顺治五年(1648年)开始,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功告成。前后经历了四十多年。因为明朝灭亡了,故更名为青龙观道院。

    青龙观有许多谜团。

        1、既然明朝灭亡了,崇祯死了,为什么还要建崇祯避难行宫呢?如果崇祯真的吊死煤山,人都不在了,再叫崇祯避难行宫,还有什么意义呢?仅管改名青龙观道院。

        2、真武殿又名钦安殿,两侧设朝房、御花园、西部意建朝阳院。如果崇祯死了,搞这些名堂又有何用?

        3、如果崇祯没有到过青龙观,建落驾亭、卧龙亭又从何说起?

        4、真武殿廊柱上一幅联曰:“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武当归正道练就金身。”真武殿下云集台中空,曾供有崇祯遗像。传言崇祯是由天上的真武下凡转生的,真武铜像就是崇祯的星像。真武并没有三宫六院,“出三宫别六院”分明写的就是崇祯,只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才有三宫六院。“入武当归正道”说明这时的崇祯认为过“三宫六院”的生活不算正道,只有修真才是归正道。这也正是扯淡碑讲“再不来了”的原因。当年曾改天桂山为北武当山。

        5、当年青龙观“显赫一时,富甲一方”,前后山数庄山民俱为青龙观佃户。土地达4000多亩,年收租达4000石。在通往北京的路上,还有不少钱庄和店铺。道人是修道的,不搞经济。这里的道人为什么象地主兼资本家一样大量赚钱呢?它赚来的钱供谁消费呢?要知道青龙观的道人最多时四十多人,消费很少。这令我想起了淇县的泰极仙翁。泰极仙翁没有土地,也没有店铺,他的生活费用来自何方?莫非来自平山的避难行宫?

    更值得注意的是,崇祯避难行宫西二门上有一幅联曰:“他地特无地,元天别有天。”“他地”,其他地方。可见除天桂山有崇祯避难行宫外,“他地”还有崇祯的避难行宫。只是那里没有土地。头上属于崇祯这片兰天,别的地方也有。

    淇县祖师庙无地,所以泰极仙翁只能葬在庙院中。衡门行宫、印月峰等都无地,正符合“他地特无地”的“无地”条件。所以,淇县正是平山崇祯避难行宫的“他地”,“别有天”。

    平山的同志对该对联没法作出解释,只用“十分耐人寻味”六个字一笔代过。我们看过之后便大有联想,认为平山的“他地”就是淇县。平山崇祯辟难行宫的“别有天”就是淇县。

    青龙观道院与淇县既分工而又合作,紧密黙契地配合,保证了崇祯的隐居生活消费。

    青龙观道院从顺治、康熙年间大兴土木,到乾隆年间守成。其后200年里,则由于长期失修,几经萧条。崇祯活到一百四十四岁时,正是乾隆十九年,正是青龙观进入守成时期。难道崇祯的死与青龙观道院的守成是偶然巧合吗?

    平山县的同志讲,林清徳原来准备在天桂山建崇祯归隐之行宫,或称避难行宫,后改为青龙观道院。从内涵上各座殿堂既有道观之称又有皇宫之名,从而构成一座政教合一的奇有建筑群。又将天桂山更名为“北武当山”。加上明朝当年允炆建文皇帝被燕王朱棣赶下台去,到武当山岀家为道的故事,可想崇祯是准备建避难行宫效法先皇无疑。

     有扯淡碑已经证明崇祯脱骨淇县,更有一些诗文、古迹遗存佐证,有朱改王氏在淇水两岸的发展,更有平山崇祯避难行宫相照。足以说明淇县实乃平山崇祯避难行宫之“他地”“别有天”。

    印月峰、印月桥、老龙庐,如果将祖师庙与云梦山包括在内,淇县有与仙翁崇祯有关的遗址五处。平山县一处,且与淇县有关。与崇祯有关的朱改王氏一族。我们判定崇祯的最终归宿在淇县,不可以吗?

 

上页 <---      --->    下页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