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回中,我们初步认识了朝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殷商、西周直至春秋前期这五百年间,朝歌始终处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中心和前沿,其间的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朝歌有着种种联系。了解朝歌,就了解了那个时期的中国;解读朝歌,就是解读中国那个阶段的历史。本集中,我们将了解四位商朝国王在朝歌作都城的前因后果
中国历史中的夏代至先商、中商时期,都城在文化上和经济上的中心位置都还不够成熟,因为战乱、自然灾害等等原因,经常要迁都。根据历代史书记载,从商汤到帝辛(商纣王)共十八代、三十一个商王,这商代600年间、三十一个商王,就曾多次迁都,先后在八个地方当过都城。其中把朝歌作为都城的就有武丁、武乙、帝乙、帝辛这四代商王。
这四代商王中,武丁,是第二十三个商王,武乙是第二十八、帝乙是第三十、帝辛是第三十一位商王。
第一个以“沬邑”(朝歌)做都城的是武丁。武丁就是商高宗,子姓,名昭。《史记·周本纪·正义》有:“朝歌故城……本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水经注》说:“沬邑……殷王武丁始迁居之,为殷都也”;《括地志》说“(朝歌)本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水经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括地志》则是继《水经注》之后影响深远的舆地类史籍。
武丁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王,他在位58年,开创了商朝中晚期的“武丁盛世”。传说他年幼的时候,他的父王为了培养他,曾经派他到各个地方去观省民风,增长见识、锻炼才能。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使他了解到民间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不容易。所以武丁在位时,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善用人才,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贤臣。其中有一位宰相叫傅说,傅说很有作为,是一代名相,深得武丁的信任和重用,而他的出身就非常低下,是奴隶出身。
武丁重用奴隶出身的傅说,在宫廷内的贵族阶层阻力很大。于是有一天他召集百官议事,武丁说,我一连三晚上做同一个梦,梦见圣人给我们大商举荐贤才,他把傅说的画像拿出来,说圣人举荐的贤才就是这个样子,命令百官去寻找。用这样的办法,才把傅说重用起来。
因此,商朝在武丁的治理下,逐渐繁荣昌盛,一些偏远的小邦国原来常常不太服气,这时候都完全俯首称臣。到武丁末年,商朝已经成为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到大漠,南逾江汉,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实际上奠定了华夏民族大体上的疆域。
于是,武丁不但在北蒙(就是现在的安阳一带)把商朝都城固定了下来,还开始在沬邑(朝歌)大兴土木,兴建都城。商朝有“双都制”的传统,曾经先后在西亳(就是现在的洛阳偃师)、北蒙(现在的安阳)同时设都城,后来又在北蒙(安阳)和沬邑(朝歌)同时设都城。
所以,武丁帝是最早在沬邑建设都城的商朝帝王。
武丁盛世,开始在沬邑设立都城,到了武乙时期,沬邑再次成为商朝都城。武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帝王,他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引起人们的遐想和争论。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评论武乙的所作所为呢?
再次把沬邑(朝歌)作为都城的武乙,是商王朝的第二十八个君王,谥号商武祖,子姓,名瞿,在位三十五年,《笺本竹书纪年》说:“武乙三年,自殷迁于河北;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沬”,说明他在位的后二十年,是以朝歌作都城的。
武乙这个帝王,很有些个性,行为怪诞,与众不同,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有褒有贬。
《史记·殷本纪》里记载他两件事,一是“刑戮天神”,说他荒唐狂傲,暴戾无道,非常自大,他说“天神有什么了不起,我要和天神来决一胜负,看看谁能耐大”。怎么比呢?他叫工匠做了一些木偶,说这些木偶就代表天神,让手下人举着木偶来与他搏斗,来比输赢。结果他把“天神”木偶打得七零八落,他赢了,哈哈大笑,说:“看来天神也没什么了不起,太无能了,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于是叫人对败阵的“天神”木偶用刑法,进行侮辱。
再一件事是“囊血射天”。武乙总想跟天神比试比试,但是“天神”看不见摸不着,有位大臣给他出了个主意,用兽皮缝制一个皮囊,里面灌满鲜血,挂在高高的树枝上,武乙远远地用弓箭去射这个皮囊,说要是天神有灵气,就不会被箭射穿。结果,武乙仰天张弓,利箭射出,一下子把皮囊穿透了,里面盛的鲜血稀里哗啦流了一地。
对这位性格怪诞的商武祖武乙,历史家主流评价是:“无道”,说他生性残暴,还说他侮辱天神,最终得到报应,后来他在黄河和渭水之间打猎时,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被暴雷击中而死。
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武乙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甲骨卜辞有记载,武乙时期远处西岐的周部落的大王季历曾经亲自前来朝贡。这个季历呢,就是后来周文王姬昌的父亲。为什么武乙要与“天神”那么过不去呢?因为当时正处于“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的时期,巫教势力很大,敌对势力经常假借天意来钳制商王,干扰王权。武乙其实是想方设法来打击巫权势力。
研究者还认为,所谓武乙最后被雷电劈死,也是巫师们编造出来贬低武乙的,认为武乙是在征伐西部方国部落的战争中死的。
从商高宗武丁开始在古沬邑大兴土木、建造都城,到商武祖武乙再次以沬邑为都城,大商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随着商朝版图的迅速扩张,它经济上的实力、军事上的能力和政治上的掌控力,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危机出现了。东南方的夷族,西方的周族,成了商朝末期几任帝王的心腹重患。
第三次定都沬邑的,是商朝第三十个君王,商德王帝乙,子姓,名羡,在位26年。帝乙是商纣王的父亲。《史记·周本纪·正义》曰:“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民国时期的甲骨文考证大家罗振玉经考证,在《殷墟书契考释》中写道:“迁沬必在帝乙之世”;当代历史学大师郭沫若也在《卜辞通纂》中说:“帝乙末年必有迁沬之事。如无此事,不唯旧史料中有多少事实成为子虚,即卜辞中有多少现象也无从说明”,认为帝乙末年必定是把都城迁到沬邑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不但众多古籍史料中的许多历史事实都没有了依托,而且很多甲骨卜辞中的记载也都无从谈起。
与武丁、武乙在朝歌作都城时的“双都制”不同的是,帝乙是把都城“迁”到沬邑,是定都在沬邑的。
帝乙为什么把都城迁到沬邑,应该跟自然灾害有关。从帝乙的父亲文丁时期开始,殷都北蒙(安阳)一带就常常发大水,《竹书纪年》就记载:“太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绝”,洹水经常决口,洪水泛滥,对当时的王都形成很大威胁。
这个帝乙在历史上值得称道的有三件事:一是“南征夷族”。帝乙在位的时候,国势日衰,东南方向的夷族势力渐渐强大,不断来商朝的地盘进行侵扰。帝乙三次亲自率领军队前去征伐,第一次是帝乙九年的时候,第二次是帝乙十年,第三次是十五年时,而且这三次征伐全部是“得胜而归”,而且还“擒获敌酋”,抓获了敌人的首领,胜得比较彻底。
帝乙第二件值得称道的事是:“帝乙归妹”。
商朝晚期,西部的周人始终对商朝是一个威胁,周族表面上对商朝俯首称臣,朝拜进贡,称商为“大邑商”,周族自称“小邦周”。但是,周人看透了商朝在逐渐走向没落,始终觊觎着大商的江山。帝乙的父亲文丁在位时,周族的大王叫季历。季历就是后来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博得商王的信任,被商王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享有征伐西方小诸侯的权利。商朝当时的疆域太大了,超出了他的掌控能力。周族表现得好,商朝就想利用周来控制西方,把征伐权给了周。而这正好使得周族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渐渐地,文丁发现季历的势力越来越大,感觉形势不妙,就借机会突然袭击,囚禁了季历,并杀掉了季历。于是,周族对商朝心怀仇恨,只是当时还力量悬殊,对商毫无办法。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积极蓄聚力量,准备为父报仇。
文丁死后,商德王帝乙继位。为了避免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受敌,帝乙决定采取怀柔政策,把紧张的商周之间的关系改善一下。帝乙有一个妹妹叫太姒,长得千娇百媚,楚楚动人;周文王当时也是风华正茂,很有才气,帝乙就决定把小妹太姒嫁与周文王姬昌,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住西方,希望商周之间彼此不记前嫌,亲善相处。姬昌这时羽翼未丰,国家实力和军事力量与商朝还相差很多,当然也同意与商联姻。
于是,帝乙亲自择定婚期,置办嫁礼,并且把姬昌封为西伯。成婚之日,商朝把公主太姒隆重地送到渭水,姬昌率盛大的迎亲队伍到渭水边迎接。文王娶了大国商朝国王的妹妹,大国之女,好比上天的女儿,在周族民众看来,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认为是天配良缘。周族造船搭桥,文王带仪仗队在渭水等候,隆重迎娶。这件事历史上称作“帝乙归妹”,当时传为天下美谈,商周双方皆大欢喜,商周重归于好。周人以自己作为“小邦周”,能够与“大邑商”商王之妹联姻,觉得是“天作之合”。“天作之合”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帝乙归妹”这件事。
《诗经·大明》这首诗里,就记载了周文王迎娶太姒的豪华场景;《易经》中的“泰卦”、第六十五爻,就叫“帝乙归妹”,是一个非常吉利的卦象。
“帝乙归妹”,为商朝的西部换来几十年的平安无事,但也使得商纣王对周族失去了警觉。周文王也正是利用这几十年时间,积蓄力量,壮大队伍,联络诸侯,完成了伐纣灭商的准备。
把商都沬邑改名“朝歌”的,是商纣王帝辛。帝辛,第三十一个商王,子姓,名受,在位五十二年(一种说法是在位三十年)。
商纣王子受本不是帝乙的大儿子,而是个老三,但是他的母亲是正妃,两个哥哥呢属于“庶出”,不是正妃所生。纣王从小就智商极高,聪明伶俐,口才也好,长得身材魁梧,力大无比,少见的大力士,有胆略有魄力,帝乙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史记·殷本纪》说商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
。
传说有一天帝乙与许多大臣在一起议事,有一根支撑房屋的柱子突然破裂,大厦将倾,这个时候子受(商纣王)一个箭步冲上去,高举双手将屋顶支撑住,命人去取新木料来,支撑到人们把柱子换好。
还有一次,子受在一个宴会上看奴隶们操着牛尾巴跳舞,一时兴起,他走下堂来拨开奴隶,把九条牛的尾巴并在一起攥在手中,大吼一声,竟然把九头牛拉得向后连连倒退。当时只看得在场众官目瞪口呆。
商朝的时候,王位的继承形式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时候是“兄死弟及”,兄长去世,弟弟继位,这种情况在商朝并不少见;有时候是“父死子继”,父亲去世,儿子继位,有时候还有侄子、有哥哥继位的。商纣王作为老三继承王位,除了有历史上讲的他的母亲身份的原因,主要还是他的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的因素。
商纣王初继位时可以说是踌躇满志,是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时常用先公先王的赫赫功业,名臣贤相的诰言警语来激励自己,决心重振大商雄风,再创繁华盛世。
东南方向的夷族常常骚扰闹事,不太听话,是商朝的心中之患。帝辛八年,九月甲子,商纣王设祭祀台占卜,认为“征夷方”的时机已到,纣王决心御驾亲征,彻底制服夷人。
沬邑的九月,太行山上柿叶染丹,满山红叶,淇河岸边的竹林茂密,摇曳多姿。这个时候的商纣王,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在文武大臣的陪伴下,举行了告庙典礼,在大校场上杀牲祭旗,鸣炮启驾。只见旌旗蔽天,枪戟耀日。商纣王坐在四匹马拉的战车上,在车辚马萧声中,东征大军越过汤汤南流的淇水,跨过滚滚北流的黄河,一路奔东南而去。在攸you地(今安徽桐城)一带,会同攸侯的地方军队,向东夷开跋。商纣王的军队军容整齐,气势雄壮,装备精良,根本不是东夷所能比的。所以,王师所到之处,夷方闻风丧胆,仓皇远遁。两个月不到,东征全面告捷,大获全胜。第二年正月,商纣王班师回朝,带回一二十万俘虏。
东征胜利,全国一片欢腾,朝野山呼万岁。商纣王在朝歌的西坛设祭,告慰祖先,嘉奖功臣。商纣王下一道通令,决定把都城沬邑的地名改一下,改得响亮一些的,改成“朝歌”。什么意思呢,就是“喜迎朝阳,高唱凯歌,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的意思。从此,沬邑改成了朝歌。
历史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其深远的程度是超乎想象的。在朝歌,人们打儿时起,就从祖辈父辈那里,经常听到有关商纣王与朝歌的故事。三千年的风风雨雨,并没有洗退历史的痕迹。人们记住了历史的荣光,也记住了历史对后世的启迪。
由于纣王对东南经营,跟着中原文化也逐渐发展到东南,促进了江、淮地区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战俘的不断增加,从而也大大促进了殷王朝的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商纣王成了天下人心目中的盖世英雄,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人。
商纣王在万人崇拜的氛围中,慢慢地自己也认不清楚自己了,迷失了自己。于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变得骄奢淫逸,刚愎自用。历史急转直下,在总总偶然的、必然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和条件下,六百多年的大商江山竟然断送在了他的手上。
商纣王的一生可以说波澜壮阔,大开大合,同时也毁誉参半,对他的评价纷纷嚷嚷几千年,到现在仍然没有定论。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从他那时开始,显得五彩缤纷,特别生动精彩。他讨伐东夷,平定东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他大胆改革,抛除陋习,创立了许多在当时比较进步的政治制度;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艺术、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水平、各种工艺制作水平等等,都大大前进了一步;商纣王在朝歌苦心经营,使得朝歌这座古城成为当时海内最繁华、最先进、最富裕、最发达的大都市。但是最后,商朝却在他手上被“小邦周”所取代,他本人也兵败牧野战场,仓促逃回朝歌,登上鹿台,披上最华贵的礼服,自焚殉国。
对商都朝歌,历史典籍都有哪些记载呢?在三千年以后的今天,在朝歌以及周边,都还遗留有哪些当时的遗迹呢?请看下一回《殷商故地
先人踪迹遍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