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书香门第”,启蒙教育开始也早。三、四岁时奶奶就教会了我很多儿歌,诸如: “小老鼠,上灯台”,“织布叽嘎,一天织丈八”,“板凳板凳摞摞,里头坐个大哥”,“曲儿曲儿,抱驴驹儿”……。我能头尾连相唱十几个。
专心教育我者,当然是爷爷,他原是农村乡里有名的“教育家”呀。我四岁时,他就成了不请自来的“家庭教师”了。穿着长袍马褂,嘴里咕噜咕噜吸着水烟袋,把那根象征权威的拐杖放在身边,正襟危坐,专职教我一人。这时,“茅罐鼻儿”尽管不情愿,还得小心翼翼坐在他膝下听讲。
开始学习是听故事:匡衡凿壁偷光,孔融四岁让梨,苏秦头悬梁锥刺骨,王祥卧冰求鱼,司马光砸缸,孟母择邻,曹冲称象,……等古代故事。还有郑人买履、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故事。
后来,他用毛笔把字写在硬纸片上,称作“字疙瘩”,教我认字。五岁时就识字五百以上了。
爷爷启蒙教育,教会我背诵许多诗文,如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北宋邵雍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诗句,都是当时学会的。
此外,学会查指头算百数之内加减法。对着星空可找出北斗七星,织女牛郎,知道冬天银河是东西走向,夏天银诃是南北走向。老人家夸我有悟性,聪明好学,才思敏捷,竖子可教也。
这段学习与现在的幼儿园学前班相似,但客人们对一个五岁小孩知道: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掐指能算客人的年龄啧啧称奇。
爷爷信奉的祖训是: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他手中的拐杖,是我时刻提防之物,因为它时不时光顾我的屁股。为了安全,我除了笑脸相迎外,曾多次藏匿他的拐杖,爷爷出入由我掺扶,他还夸我说:“茅罐鼻儿是我活拐棍”呢。

祖父郑怀谨(1883-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