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教堂钟声(194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48年春天,祖父病逝于郑州,家里人则全然不知,因为当时农村既没有电话、电报、又不通邮路,有邻村人从郑州返乡,捎来父亲一封家书,一个月后才知道此事。


      噩耗传来,开初大家瞒着奶奶,不让他老人家知道。后来她知道了,哭得死去活来,她和母亲商量后,作出惊人一举,把爷爷所藏几箱古书,付之一炬,不管是什么书,连康熙字典也投入火盆。现在没法知道两位老人当时动机。文革破“四旧”时,我曾佩服她们有“先见之明”;后来“批孔”时,我曾认为她们早有“革命行动”;现在看来,那么多线装古书,若有几册善本孤卷,则可能价值连城了!可惜!可惜!这是后话,此一时彼一时,我等乃肉眼凡胎,搞不明白世事之变,连自己都无法预计今生,哪里能怪两位不识字的老人?


      爷爷的灵柩返乡半路受阻,放置到孟津县任庄村一孔土窑中。我随母过黄河奔丧,后辗转到郑州。当时洛阳与郑州间铁路已断,我和母亲多是步行,爬过多座锈迹斑斑的铁路桥,也在洛河上坐过船,乘过顺路东去的马车。因没有身份证,过不去郑州周边岗哨,还在郊区一烧砖窑上盘数日。


      郑州当时也称郑县,省会仍在开封。由于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建成,郑州成为中国东西、南北大动脉的枢纽,它的经济地位才逐步开始上升,辟为商埠,刚刚开始繁荣。


      当时,父亲在郑州振兴商场东里一家叫“祥丰”的货栈当掌柜(门市经理),老板姓王,孟县人。由于物价飞涨,父亲的工资折实物计算,每月4袋面粉,添人增口,生活拮据是可想而知的,又要租房子,又要攻学生上学,入不敷出。叔父在振兴商场租房轧面条,不久后返乡。


      父亲托人联系,在位于西三马路青云里29号(后改为4号) ,租东厢两间,安顿我们母子。此处早晚都能听到教堂的钟声。因为对门是一座欧式天主教堂,教堂高大而神秘,庄严肃穆,有外国主教,我曾好奇地去看教徒们在烛光下伴着风琴作弥撒。


      教会办有一所小学,因于距家近学费低,我插班读教会小学二年级。除上课学国文、算术、等课程外,记得学生每天要参加升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读总理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周末还要到教堂里颂经。我对教堂中的十字架有恐惧感,求学俩月,除看“小人书”外,只记住一句“阿门”!


      不久,教会小学停办,我转学到敦睦路三益街小学,读三年级。1948年10月,郑州解放了,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因为住在市内,居民并没有听到城外激烈炮火,只听几声枪响,街头便插上红旗。 

 

[上篇]<---1948--->[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