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重返故乡(1950)


   
    郑州市立八小的学习生活是愉快的,我参加过学生歌咏队,唱“解放区的天”、“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军进行曲”等歌。记得第一次穿统一的兰裤白衫。高兴得直跳,因为这是我首次穿有前开口的“西服”,而不是母亲手工缝的大裆裤了。


    1950年4月,父亲所在商行倒闭,老板给职工发了点遣散费,让自谋职业。父亲、母亲带着我和不满周岁的弟弟离开郑州回济源老家。


    关于回乡之事,后来弟妹长大后都有点疑惑,对父亲放弃“城里人”资格而返乡当“农民”不理解,殊不知当时根本没有城乡户口之分,是四年后搞粮食统购统销时,才逐步形成农民和居民二元户口制度。这种公民身份不平等的制度持续半个世纪,在近几年才认识到此法不妥,被列为改变之列。多年来,弟妹们饱经被视为“农村人”之歧视,为跳农门历尽艰辛,不平和困惑是很自然的事。


    我曾询问过父亲商行倒闭的真正原因,他告诉我:老板有批货物被扣是原因之一,重要原因是当时摊派公债压力太大,老板无流动资金可用,不得不关门停业。我想,当时对“资本家”和“小业主”(现在用词是:企业家)态度,可能有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之嫌,如今大概不会做此傻事了。公债发行也走过派购---劝购---认购---难购几个阶段,反映出社会变革历程。


    1950年5月,我入“济源县坡头完全小学”五年级读书,当时十二岁,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由于儿童可塑性强,在郑州生活两年,我回家时已满口郑州腔了,同学们给我起个外号叫:“郑州客儿”。我愤愤不平:你们三里五村都有,我才是地地道道坡头人!


    这年“土地改革”,一家三代九口人,二十亩旱地,五孔土窑洞,一头耕牛,在村内属中等水平,被划成“中农”,既没分地,也没均产。不想这个“中农成份”成为“阶级烙印”,多年无法抚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尤甚,烙印成了鸿沟,“亲不亲阶级分”嘛,大家斗得不亦乐乎。派别之间还要探究“中农”前边是否有冠词,如“下”或“富余”等字,用以识别敌友。这是后话。


    土窑虽破,却能遮风避雨。冬天暖和,油灯下不时传出母亲和婶母纺线声;夏天凉快,端起饭碗往窑洞深处钻。院内一棵梧桐树,树干上有爷爷刻上的“中和堂”三字,清晰可见。皓月当空,父亲和叔父的弦声会招来很多乡邻,有说有唱,非常热闹,犹如当今“文化大院”。


    当时,我家是村内大家庭,奶奶主政,母亲和婶母轮流作饭,每人十天。粗茶淡饭,老幼同心,祥和度日,被村里长辈人称道:怀谨虽去,觉生家仍有陶朱遗风。

十年代初郑州市西大街[父亲工作在这条街的一个门市中]

 

[上篇]<---1950--->[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