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初到淇县(1964)


 

安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搬到淇县,是由所长李自如拍板决定的。原因大概有四:一是安阳白璧是棉科所地盘,有寄人篱下之感,加之土地少安排不下试验,发展空间不大。二是考察了安阳东郊、西郊、汤阴等地,不是条件差就是地价高,未找到合适之处。三是当时淇县归安阳地区所辖,有个国营思德农场,1500多亩土地划拨一下即可,勿需重新购置。四是李所长抗战时期曾任汲淇县长,对自已战斗过的地方情有独钟。

搬迁计划得到行署和地委支持,为此还特意把淇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杨瑞文调到所内任副所长,以便协调工作。(然而迁淇这一决策,也埋下隐弊,多年后才显出来,距市区远、交通不便、家属就业、子女求学、医疗求助、购物出行……困难较多,人心不稳加上行政区划变更,不得不再次搬迁,这是后话)。

1963年开始在淇县思德村西地选址建所,在京广铁路西先盖宿舍6幢食堂4间,1964年又扩建了办公室4幢、礼堂、挂藏室。蓝图绘就,分步实施,没人能料到无院墙无大门多年,至今留作办公楼的地方还在空闲。

随着人员增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新来的大学生、部分工人都挤在一起,青年人居多,大家都在大伙食堂吃饭,无怨无悔,热热闹闹憧憬着未来。所内无电,煤油灯照明坚持一年,化验室和各种仪器无法正常工作,购一柴油发电机组应急,入夜,漫野地里出现一片光明,(淇县是1963开始供电系统建设的,1964年时仅庙口和城区有电,农村尚无电力供应)。每逢放映电影,三里五村群众都往此处集中,人声沸,犹如赶集。

有一次,为调查盐碱地改土,我和宋继成副主任从濮阳城步行80余里,到徐镇乡总结治埋盐碱地经验。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把他们的经验在全地区推广。当时农科所不通电话,除书信往来外,靠通讯员往返安阳淇县之间。

淇县古称朝歌,曾作过殷商四代帝都,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卫国都城,长达383年。沧桑巨变,朝歌逐渐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后来称州称县,但到了19541962年,与汤阴县合并,原县城朝歌仅是一个公社所在地而已,与普通农村集镇无太大差别。1962年恢复淇县建制,朝歌才开始又繁荣起来。此时之县城,街巷狭窄,只有中山街和东街硬化了路面,除百货、烟糖、供销社、日杂、五交化、医药…等公司各有一个门市部外,无其他商业店铺,全城只有两家旅店、三个饭馆。从老火车站通往城里的路曲曲弯弯,每逢下雨,泥泞不堪。唯一值得留恋的是:城周的田园风光,护城河的潺潺流水和河岸柳荫,西坛的苇塘蛙鸣,三海之夏日蝉声……。

当时我的工资每月由34元涨到39元,除吃饭外剩余无几,还得省下10元左右寄往家乡,供弟妹上学。这年,兴荣由浚县调淇县农机公司工作。结婚四年后总算在淇县安了个家,尽管这个家是公司中不足十平方米的半间小屋。自已没有自行车,很少回家,周末借车或步行回家看看,全家都在农机公司伙上吃饭。

这年,我花20元钱购买了一台洪水中淹坏了的电子管收音机(正品需80元以上),自已动手用电烙铁按书上的线路图修复,总算有了一台收音机了,这可是我第一次拥有“三转一机(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之一。

 全家福

 

 

[上篇]<---1964--->[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