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种原因,工作多年,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很少,一般每年回老家探亲一次。虽然路程不算太远,但因工资很低,囊中羞涩,不攒几个月钱是回不了家的。况且交通不顺,回一次得两天才能到家,必须在新乡或济源住一晚上。那几年我多由新乡坐火车,经焦枝线到留庄车站下车,再步行几里路到家,新乡发车是早晨6点,只能在前一天赶到新乡。
元月份我请假半月回家照顾病重的父亲。慈祥的父亲是全家的轴心,他病重牵动大家的心,都不知所措。春节前,父亲临终前曾把弟兄几个叫到床前,说要把家分了,尊敬不如从命,他想了却心愿,任他安排就是,弟兄们谁也不会争那几孔破窑洞,我心里明白,分单将是一张废纸而己。春节将至,我怀着沉重心情返回淇县。祸不单行,岳父王景贤也重病卧床。
春节刚过,接到电报,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2月13日父亲
郑觉生(1916.5.23-1984.2.13)病逝,享年68岁。我回家奔丧,料理后事,全家老小十分悲痛,送葬时村里参加很多人,怀念他为本村文化和水利事业作出的贡献,村业余剧团成员奏着鼓乐,一直把“老团长”送到墓地。当时是棺材丘在岸边的土窑中,到母亲去世一周年时才入土为安。作为长子,更感责任重大。事后劝母亲随厚祥去山东散心。
这年撰写了《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意见》、《建立花生商品基地的设想和可行性论证》等文章。主要精力放在《淇县综合农业区划》编写上,全书是大家集体起草的,由袁效文主持,我和王履嵋、宋光华分头编写,张贵明绘图制图,最后由我综合执笔成书。我和张贵明两下温县,三上邢台,搞制图和印刷,印出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淇县综合农业区划》,图文并茂,得到省、地、县好评。《淇县综合农业区划研究》获省政府颁发“科技成果三等奖”,安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也是农科所的同事的吴天君,由北阳乡长提拔到县里任副县长,主管农业,接管了农业区划工作,对我们的工作更加支持。
当时评定技术职称,学历总放在第一位,我在校时多年都是尖子生,并非自已考不上大学,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大学,大学梦却始终深藏于心。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我报名参加了华中农业大学“农艺师提高班”学习,学制两年,除函授外,我到武汉狮子山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听课辅导两次。八门功课考试成绩良好,园了自己“大专梦”。
这年,岳父王景贤也重病卧床。由于妻弟赴南阳上学,负责陪护的任务就落在三个姐姐身上。大家轮流值班,一月一换,一个人还不行,都是全家上阵,我和兴荣多次到安阳地区医院值班。

母亲与其孙女英姿与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