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 容 介 绍
五调腔戏剧传师来承恩,一九九三年在郝街村立了一块仁义碑,详细记载着郝街五调腔剧团当年的情况和感恩社会的嘱托。三十年来,戏剧低谷,五调腔没人演唱,仁义碑也被搬来挪去,家人为了保护石碑,当石桌放在门前树下。
二0一一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实施,县政府文化部门发现这一珍贵遗产,非常重视,来承恩儿媳戏子和文子、艺子等人,重组五调腔剧团,唱响豫北,并向河南省政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戏魂》是其中的一个真实场面。

谨以此文敬献郝街村父老乡亲
人 在 戏 中
淇县文广局、淇县西岗镇郝街村党支部、村委会
河南省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冯保世、张大保
河南省淇县西岗镇郝街村申报《郝街五调腔》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名单:孙文军、孙花蕾、张平安、周在楼、孙桂花、孙金榜、孙居智、郝金梅、许连成。
省级五调腔代表传承人:张平安
市级五调腔代表传承人:周在楼、孙桂花
河南省淇县郝街五调腔剧团成员名单:列齐
戏剧艺术资料顾问团名单:孙自清、常计心、李春付、孙金祥、常清兰、常清河。
文字审阅、编辑把关名单:常清江、孙继连、孙文军、孙计会、孙庆广、孙荣秋、张银安、孙爱祥、周树胜。
《戏魂》题名:张大保
碑文题字:张大保
碑文书写:
石刻:
郝街五调腔剧团刻石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