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都朝歌

“睿圣”卫武公 
  作者:逵富太 康献堂




总目录


一、卫都朝歌

二、卫国人物

三、淇卫文化

四、历史评说

五、朝歌姓氏








   《史记·卫康叔世家》曰:“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釐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但这个卫武公,有人说他是共伯和,是共和行政的实际执政者。而有的则持反对的态度。
   1.关于共和行政的几种说法
   在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周厉王继位。厉王是夷王的儿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婪残暴的君主之一。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厉王好利,并信用好利的荣荑公为王朝卿士,委以大权,将原来属于公有的山林川泽之利皆霸占为已有,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周人历来的传统,引起许多贵族的非议,而且也断绝了广大劳动人民——国人的生路,激起了他们的不满和责难。对此厉王不思改悔,反而变本加利,对人民采取高压政策。他从卫国找来一位巫师监督人们的言行,发现有敢于非议者,当即处以极刑。厉王通过这种恐怖手段暂时将人们的公开议论压制了下去,史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对此厉王非常高兴,他得意地对召公说:“吾能弥谤也,乃不敢言。”召公是位头脑清醒的大臣,他见厉王如此倒行逆施,便劝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指出了壅塞民口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厉王根本不听劝说,继续一意孤行。国人在厉王的高压下生活了三年,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将厉王赶出了王官,史称“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彘”,他的太子姬静藏在召公家里,暴动的国人知道以后包围了召公的宅院,要求交出太子。“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竞得脱”。
   厉王出逃以后,由诸侯执掌朝政,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自此中国历史开始有了准确的纪年。
   关于“共和行政”有四种说法:
   (1)周定公、召穆公摄行天子事,实行贵族共和政治。其根据是《史记·周本纪》所说的“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其本意是二公和衷共济,代周王共同行政。此说附庸者甚多,如古代的韦昭、杜预、司马光,近现代的范文澜、李亚农、林汉达等。此说认为,“国人”暴动仅仅是因为厉王的暴政所致,并不是在本国实行全面改革,因此把厉王赶出去以后,就拥戴了召公和周公这两家最大的贵族来共同行政,等待以后有更好的统治者之时再还政。首先,共伯和(即卫武公)在当时只是一个卫国的世子,年纪尚小,他是公元前853年出生的人,到共和时期的前841年,只有12岁。这样一个稚童,史书并未记载他当时有何德能,相反还有弑君的记录,按道理说人们对这种人是比较反感的,没有理由得到国人的拥护。“国火暴动’后西周宗室一片混乱,他能收拾好这种局面吗?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天才少年的能力。但武王死后周公执政尚且遭到非议,何况是卫国的这位小娃娃呢?其次,西周时期的宗教礼法很严,各国国君不敢干周天子之位,况且姬和还是卫国的一个世子,他不能干王政。其三,卫武公杀兄篡位,之前的共伯一直是其兄共伯馀,而不是姬和,他虽然占着个和字,但说他是执政的共伯和似乎太牵强。因为在此期间他并没有被封为共伯,即使姬馀在卫釐侯卒后被封于共国,也只能是一年内的事情。《史记》曰:“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这样看来,在厉王奔彘的时候,姬和既不是伯爵,也不是排行第一的伯,所以,不能以“伯和”称呼他,更不能是“共伯和”。第三,《吕氏春秋》记载:“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为稽矣。”由此可知,共伯和不可能又杀兄,又干王位。第四条更重要,公元前812年,釐侯卒,卫国由其子共伯馀执政,此时已过了“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的时代。其父在共和时代尚不出名,尚不能去干政,作为世子的姬和当时不可能有什么贤名,他更没资格去执政。就是共伯馀,也与共和执政无任何关系。第五,即使姬和执政,他是卫伯,应称卫侯、卫伯才是,不能称之为公。
   (2)共伯和为实际掌权者。此说出于《竹书纪年》“共伯和干王位。”就是说卫武公共伯和作王执政,持这一观点的也不少,如古代的郦道元、苏辙、顾炎武、梁玉绳,近现代的郭沫若、顾颉刚、尚钺等。此说认为,共伯和是海内仁义之人,虽少但有才气。在周厉王出奔彘地后,被推举行天子事。
   “共伯和干王位”,最早记载于《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旧时或被人斥之为猎奇误传,是战国游士捕风捉影、随意附会之作。其成书要比《史记》早,内容多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相合,有些还可从先秦文献中得到佐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谓:“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所谓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按照周制,诸侯不仅名义需服从王室的政令,而且定期向王室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史记·五帝本纪》:“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宋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诸侯》:“《帝王世纪》曰:‘沙氏叛,炎帝修德,风沙之民自攻其君,固建侯分土自炎帝始也。”’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周初曾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封邦建国’……相传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其中,武王的兄弟十五人(一说十六人),同姓四十人。”也就是说,封建诸侯古已有之。到了西周时,诸侯建国越来越多,而多数属于姬姓的诸侯。面《左传》上述的“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显然指的外地的诸侯,而不是在都城的高官。共伯和摄政,也就是卫武公摄政,在当时的形势下,只有卫国这样的大国之君,才有威慑力与号召力,才可以在周王朝危难时支撑局面。除《竹书纪年》“共伯和干王位”的记载外,《晋书·束暂传》:“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庄子·让王》:“共伯得乎其首。”司马彪注:“共伯名和,修其行,好贤人,诸侯皆以为贤。周厉王之难,天子旷绝,诸侯皆请以为天子,共伯不听,即干王位。”《帝王世纪》:“共伯和干王位。”这些学者认定共伯和就是卫武公。
   (3)公卿与共伯和共摄政。韦昭《国语》注曰:“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楚辞·天问》:“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蛾微命,力何固?”意思是说,诸侯共管国家的大事,厉王为什么要发怒作祟?老百姓就像飞蛾和蜂类一样微小的生命,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其中的中央共牧,是指周厉王逃到彘地后,周公、召公、共伯和等共同管理国家政务,也许还有其他一些诸侯和大臣的参与。牧,原意是牧牛羊之人,代指统治者。
   清末马其昶《屈赋微》中说:“案,《史记》:‘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竹书纪年》:‘共伯和干王位。’沈约注云:‘大旱既久,庐舍俱焚,卜于太阳,兆曰:厉王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静,共和遂归国。’……《史记》不言共伯和,所特记详略有异,其为诸侯共治则一也。故曰‘中央共牧’。”《竹书纪年》中有“厉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厉王在彘地死去),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静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
   唐代陆德明《庄子释文》引司马彪说:“若共伯即干王位十四年,大旱,焚屋,卜于太阳,兆曰:‘厉王为祟。”召公乃立宣王,共伯复归于宗。共伯的最后一年,就是厉王二十六年,共和十四年(前827年),厉王死在彘地。这一年各地大旱,共伯和住的屋子又失了火。占卜的说法是,厉王的死鬼在作祟,于是周、召二公扶立太子静即位,就是周宣王。共伯和回了国。
   持这类的说法与第一类相似,在国乱之中,执政大臣周公、召公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任何诸侯入朝执政,抛开周公、召公这样重量级的人物,效果恐怕是不会好的。厉王死去,周、召二公借着失火的理由,就让共伯和回了国,可见,二公在朝中的权势是炙手的,可以撼动其他,包括执政的共伯和。
   (4)共和年间的执政者为共国国君姬凡。秋雨先生撰文指出,共伯和不可能是卫武公。共伯是卫釐侯长子馀的称号,而不是和的称号。他应该称卫侯和,而不该称共伯和。按年表计算,卫武公是约前853年至前758年人,他活了95岁。国人暴动那年是前841年,他12岁,又不是共国的执政者,不可能职掌周朝国政。就算是100岁去世,也只有17岁,没有资格去干王政。他认为共和年间的执政者是共国国君姬凡。
师詈犬簋可为证:佳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白龢父若曰:“师詈犬,乃且考又昏于我家,女右佳小子,余令女死我家,歉嗣我西扁、东扁、僕驭、百工、牧、臣、妾,东栽内外,毋敢否善。易女戈戟、‘肉戈’必、彤尾十五,锡钟一,段五金。敬乃夙夜用事。詈犬拜稽首,敢对扬皇君休,用乍朕文考乙中将簋,詈犬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此簋在中国断代年表的制作过程中被当作周懿王时代的铜器来解的。因为它有天文现象指示恰好可与“懿王元年天在旦于郑”(《竹书纪年》的日环食)相符,同时也与共和年间的日食相符。所以,应作为共和年间的青铜器来考证。首先,在这个簋有“白龢父若曰”这几个字,郭沫若认为似为卫武公的口气。但参考《尚书》《逸周书》等,周代只有诸侯以上的人才能说若曰,而当时姬和仅为一世子,尚不具备这样说的资格。其次,白龢父是共伯和,却不是卫武公。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此时恰好出现了日食,正与此簋吻合。而此时的武公年仅十几岁,其父釐侯仍在,他根本不具备治理国家的权利和手腕。那么谁具备这个条件呢?在古今中外的历史,篡权并取得胜利的多为掌握军权的大将军或掌握政权的大丞相。根据历史的共性,周代必然也是如此。师詈犬此人是师氏的后代,也是军队的高级指择官,师氏曾长期跟随康叔及其子康伯髦东征北伐,现后代跟随白龢父也是很正常的,至于白龢父率领的是不是以前的“殷八师”,在这里不得而知。而这个簋记载的是白龢父赏赐给师詈犬的,由此可见,白龢父既是师的长官,亦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大将军,也许此时康叔的后代仍有代王征�����权利。在国���混乱之际,谁握有军队,谁就有了治乱的根本,包括执政的官员等,都会想到依靠军界人物来维持国家的稳定。秋雨认为,白龢父才是共和年间的实际执政者。
   查阅资料得知,白龢父,共国人,姬姓,伯爵。恰好吻合了“共”“伯”二字,那么“和”呢?“白龢父”的龢通和,三个字都吻合了。但现在又出来一个问题,“白龢父”无法与共国国君相吻合,因为共国没有叫父的。不过发现这期间共国的国君叫姬凡,凡和父双声,音转即可,所以秋雨认定共和年间的实际执政者该是共国的姬凡,只有他才有能力、有资格、有权利“干王位”,被推举为共和期间的执政者,同时,他也具有诸侯的身份。
   根据其他金文的资料,白龢父又被称为“师和父”,意味着他掌管“师氏”的一部分权利,根据记载,“国人暴动”的金文铭文:“……有进退,邦人、正人、师氏人又(有)罪又故(辜),乃倗即女,乃宕,卑(俾)复虐逐氒师,乃乍余一人咎。”可见师氏也参与了暴动,或许白龢父就是“国人暴动”的幕后策划者,更重要的是有军队的参加,所以国人能迅速占领王官,驱逐周厉王,并作为领袖行使天子的权利。但陈梦家先生在《西周铜器断代》一书中写道,“西周金文的伯和父和师和父不一定是共伯和”,这就需要继续挖掘资料来考证。

2.共国、共城、共伯考
   据有关文献记载,远古时期,今河南辉县市是共工氏族部落居住之地。共工氏族部落是炎帝之后的姜姓部落,首领是共工。共工是五帝时尧的大臣,分管水利工程。而不是传说中那个“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此共工以善治水土而著名,统辖着黄河北岸地区,他曾联合并推动众多部落同洪水作斗争,扩大耕地而积,增加粮食产量。因此,他被后人尊奉为土地之神——社。他的儿子被称为“后土”之神。共工后来曾和雄踞黄河南岸的有祟氏部落首领鲧联合,先后同尧、舜进行过激烈的争夺王权的斗争,他都归于失败。再后来,鲧的儿子禹吸取共工、其父鲧的治水教训,改堵为疏导,治水成功,并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王朝。夏被商灭,共为畿内之地。
   周初平定“三监之乱”和周公东征胜利结束后,进行了大量的分藩建卫活动。将诸多的宗室子弟、亲戚和勋臣等分封各地,来作为王室的屏藩。据《苟子·儒效》记载,共分71国,姬姓53国,文王诸子16,武王诸子4人,周公旦后裔6个。其中周公旦的次子史逸分封凡国。凡国就是今天辉县西南20华里的凡城村,现遗址犹存,道光《辉县志》称史逸为凡伯,而凡国向东20里,即为古代的共国。
   据张有新《共城史话》一书介绍说:“共国亦属这次分封之列,其都城即共城,在今天的辉县市区,从那时起,该地有了自己的专用名称——‘共’,或共国、共邑,或共县、共州,或共城、共城县等,一直沿用到明朝。”
   据资料介绍说,西周时,姬姓后裔有人被封到共(今河南省辉县市),建立共国,称为共伯。如此看来,共伯和应是此共伯的后裔。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
   共国,又谓同治国事。《史记·燕召公世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位于河南新乡市辉县境内的共国,是西周姬姓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子孙。据《辉县市志》介绍说,卫釐侯之子馀与和先后受封于此。《世本·氏族篇》曰:“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共,国名也。”共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一带,与山西陵川县、晋城市接壤。共国境内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头山、共山首,俗称共山头,即今九峰山,是苏门山的别阜,为太行山支脉。作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亦为洪水,或为绛水。共水之滨原为共工氏的活动地区,自古以来文化就比较发达。共国的得名,与共山、共水和共工氏有关。据实地勘察,共国故城座落在共山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于今辉县市市区一带。
   辉县市区内,现存一座土城称为共城。土城基本上是正方形,城墙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200米。高6米,底宽60米,上宽40米,筑城方式为分层建筑,夯土层一般厚10厘米左右。夯筑方式为圆夯、椭圆夯和平板夯三种,以圆夯为主。夯土层中,曾采集到很多龙山、商、周时期的器物和陶片,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因时代久远,土城原貌已遭毁坏,现只有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三段墙址保存较好。原有南门、东门和西门,门上各有城楼一座,现均已不存。
据张有新先生介绍说,此城即为西周时期共国之城,名为“共城”。共城是西周初年周王室大分封7l国中的共国之城,始封国君不详。从(周成王)始封开始,经过八个王,到第九个王周厉王胡(从西周武王算起,周厉王是第十王) 时,共国国君是共伯和。共伯和的出现,使原本不太闻名的共国,一跃而闻名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使遗留下来的共城遗址到现在仍熠熠生辉。
   另据有关史料介绍。共城在今辉县市,共伯和时所居的共城就在原辉县东五里,村东二里的地方,当地人称为“城上”,这就是当时共伯和留下的城址。
   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工作者曾对这个城址进行过调查,“共城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太行山支脉九峰山的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卫河),南望平原沃野,……现存的城墙,像几条体魄巨大的卧龙,断断续续,伏卧在太行山的怀抱里”。
   共城城墙据实测,西墙长1300米,北墙长1200米,南墙长1200米,东墙沿东石河南行长1300米,城周长5000米,共城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共城遗址的城墙土,主要是红粘土、黑土、黄土、白土,还有三花土。
   共城北半部城墙的基槽,牢固地坐落在地面石头上,稳如磐石。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断面很厚,这可能是为防御北面太行山特大山洪暴发时的冲击。共城东南面那段城墙保存较为完整。
   2006年,共城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辉县市还开辟了“共城公园”供人们参观游览。
   国人暴动后,共伯和被推举为首领,执掌国家政权,“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权,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当自己的小国之君,被誉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今本《竹书纪年》沈约注)。传为千古佳话。
   公元前722年,郑国发生内乱,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在此生活了一段时间,表明共当时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
   共国的始封君及历代君主为谁?尚无考。秋雨先生所说的白龢父为姬凡,为共伯,他才是共和行政的执政者,有待于广大的史学工作者认可。
   也有资料说,卫为姬姓,是周初封国中的大国,为东方诸侯之伯。卫君后来居于共(今辉县市),故称卫伯为“共伯”。
   另据有关史料说,共伯馀是卫国辖共的始封者,卫武公时卫国国力强盛,他曾在此居住过,因此也被看作共国的奠基者之一。不过,从时间上看,已是共和执政以后的事了。
3.被谥为睿圣的卫武公
   卫武公(约前853年一前758年),姬姓,名和,完整谥法为卫睿圣武公。卫国第11代国君,前812年一前758年在位。按照《史记》记载,他是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卫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釐侯卒,太子姬馀被立为君,是为卫共伯。共伯的弟弟姬和得到了釐侯的宠爱,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人釐侯墓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卫武公。他在执政期间,能修康叔之政,增修城垣,兴办牧业,政通人和,百姓和集。
   《淇县志》介绍说:周宣王十六年(约前812年),卫釐侯去世,姬和利用上坟之际,发动武士袭击共伯于墓园上,共伯跑进釐侯坟墓的墓道自杀而死。卫人将他安葬在釐侯的墓旁,给他加个谥号,叫做“共伯”。而改立和为卫侯,这就是卫武公。
   从《史记》和有关史料中得知,卫武公是共伯和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并没有被封为共伯,而是继承了祖先的爵位,仍然是卫侯。公爵是以后周平王所封的。他当卫侯时已41岁。至于“国人暴动”时12岁的共伯和是他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他当时并没有封为共伯。共和行政14年,周厉王死于彘地,周公、召公等推荐周宣王即位,共伯和隐居共山头休养去了。王朝国君的位置尚且不恋,怎么会恋一个共伯之位呢?看来,共伯和、卫武公不应是一个人。至于弑兄而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尧、舜、禹的“禅让”背后,充满着激烈的争斗和暗藏杀机。和卫武公同时期的楚武王熊通,若不是弑兄子自立,何谈始楚的扩疆启土,乃至以后的春秋霸业?唐太宗李世民弑兄而立,促成了“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并未留下篡位的阴影,关键是看他以后有无作为。姬和也属于这一类的人。他弑兄得立,被司马迁秉笔直录了下来。但太史公对卫武公这个人,并不是持全面否定的态度,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中继续写道:“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五十五年卒,子庄公扬立。”可见太史公对卫武公是持称赞态度的。
   在此,应先把周朝宣王、幽王、平王时期的有关情况弄清楚。
   宣王继位以后,吸取前王教训,刷新政治,励精图治,“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在周公、召公等贤臣的辅佐下,周王朝的国力得到一定恢复,“诸侯复宗周”,这便是所谓的“宣王中兴”。宣王利用国势暂时振兴的机会,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他先是北伐猃狁,将直接威胁王畿安全的猃狁打败,迫使其北遁。接着又南征荆楚,恢复了周王朝对南方的影响。但好景不长,多年的征战一方面巩固了边庭,但在另一方面也严重损耗了国力。宣王三十九年,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将由南国调来的军队都丧失掉了。为了补充军队,不得不“料民于太原”。加之他晚年在政治上许多举措失当,如干涉鲁国立太子事,使得鲁国发生内乱,从而引起许多诸侯不满,结果是“诸侯多畔王命”,埋下了王朝破败的种子。可见,宣王中兴并未彻底扭转西周中期以来赫赫宗周江河日下的颓势,只是暂时延缓了西周王朝灭亡的速度。

   卫武公即位后,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他首先是能自责,可能也包括对袭杀共伯馀内疚,以求得卫国臣民们的理解和支持。他能修康叔之政,自做励志,博采众谏,察纳雅言。这为他在卫国执政奠定了基础。
   他增修城垣,现保留的卫国城墙遗址、共城遗址,看起来仍然规模宏大,当初当洒有卫武公的心血和汗水,也在防御外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大量发展畜牧业,使卫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卫国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带,境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基础条件。首先是养牛,卫国境内原有黄牛、水牛和犀牛,由于养牛风盛,为国人提供了役用牛和内食品。马为食草家畜之一,卫国境内的山区、丘陵、平原、河泽地区均有饲养。既为人们乘车、驮运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被用于军事斗争中。另外,猪、羊、犬、鸡、鸭、鹅也大量饲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卫国畜牧经济的发展。
   而卫武公在西周末期的主要功绩是佐周抵戎,立有战功,在平王东迁、结束“二周并存”时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宣王在位46年,死后由其子宫涅继承王位,是为周幽王。幽王继位后,天灾人祸交相袭来,社会动荡不安。史载幽王二年,周王朝京都所在的关中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河水断流,山峰崩塌,造成了严重危害,这使得危机日重的周王朝更是雪上加霜。面对严峻的形势,周幽王不仅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而是沉湎于声色犬马中不能自拔。据说他嬖爱褒姒,为博得褒姒一笑,竞将军国大事视为儿戏,《史记·周本纪》如是说:“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火遂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悦)之,乃数举烽火,其后无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如此作为,加剧了各侯国与宗主周王朝的离心离德倾向,在用人上,幽王重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之类的人物,使“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朝政在这些人的把持下更加黑暗,引起了国人的强烈不满。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幽王不顾朝臣诸侯的反对,立自己宠爱的褒姒为王后,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而将原来的申后和太子宜臼废掉,并欲置于死地。在这种情况下,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举兵进攻宗周。幽王急忙燃烽火召集诸侯救援。但各路诸侯以前屡受戏弄,这次竟然无人应召。幽王得不到援兵,只得带着褒姒、伯服诸人和财宝向东逃亡,逃到骊山脚下(今陕西临潼),幽王和伯服被追兵杀死,褒姒和财宝则被掳掠而去。
   犬戎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在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立都。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进一步加强同周王朝的对抗,不时入侵,使周朝穷于应付。宣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军征伐猃狁,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重新出现了衰落现象。周幽王即位后,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失去诸侯的信任。西北的犬戎趁机崛起,大肆入侵,“日蹙地百里”,周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危险境地。为废申后和太子宜臼事,申侯(周宣王封其父申伯在今南阳)联系缯国(今河南方城)、许国及犬戎等,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周王室卫队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周幽王和太子伯����被犬戎���队追上,杀死于骊山脚下,西周亡。随后,晋、郑、卫、秦等诸侯联军又将犬戎军队打败,卫武公在此战立有大功。随后,周王朝出现了宜臼与携王“二王并立”的局面。
   关于周幽王死后的政治局面,《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王子朝诰辞曰:“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由此可见,在周幽王与平王之间还有一个携王,后来被诸侯所废后,才结束“二周并存”的局面,平王方成一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杜预注及《世族谱》、《国语·晋语》韦昭注、《史记·周本纪》司马贞索隐均将伯服认为携王。而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和孔颖达《正义》中所引用《竹书纪年》的记载,则说以“王子余臣”为携王。并引束皙“伯服古文作伯盘,非携王”语。
   周平王是废太子,他不是周幽王所立,而是由申侯等诸侯僭立,开始在合法性上受到质疑。而王子余臣则为父死子继,应有周幽王之遗命。可见,周幽王是在大厦将倾、众叛亲离的情况之下,立王子余臣为王,他希望余臣能平息叛乱,将申侯、犬戎乃至太子宜臼等一党全部剿灭。
   在周幽王死后,王子余臣被虢公翰立为携王。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的姬姓封国,其开国君主是周文王之弟。西周初,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东、西二虢国君,虢君多在周王朝中作卿士,辅佐周王征伐,参与大事决策,对周王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都有重大影响,其国都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区。由于东西虢国一直是军事强国,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故而使后代虢国某些国君居功自傲,以“骄而贪”著称于世。这大概就是虢公翰和其父虢石父既有恃无恐地废申后而立褒姒,废太子宜臼而立伯服,伯服死后又立王子余臣为携王,公然与周平王相对抗的真正原因。
   此时,携王与早已在申国称“天王”的宜臼成为针锋相对的两个政治利益集团。站在周平王一方的最早仍为申、吕、许等姜姓国及缯国、西夷犬戎,而站在携王一方的有虢、芮、虞、晋、鲁、卫为首的姬姓诸侯和嬴姓秦国。后来,由于周平王改变了对敌对势力的态度,封秦襄公为诸侯并赐以岐、丰之地,又与东方的姬姓诸侯实行和解,使晋文侯、卫武公、秦襄公和郑武公转而支持周平王。周平王封姬和为卫武公。这样一来,使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周平王一方得实力增强,而携王一方的力量减弱,一直到周平王十一年(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携王被晋文侯所杀,这场长达12年之久的“二王并存”政治局面才宣告结束,周平王在诸侯的拥护下东迁洛邑,揭开了东周历史的一页。
   由于余臣是晋文侯杀掉的,周平王特作《文侯之命》以褒奖晋文侯对周王朝的再造之功。对晋侯仇又加封河内之地。
   此时的卫武公在政治上异带活跃,抵御外侵,击败周携王乃至周平王的东迁、登基等都得了他的支持。可以说,在东周之初,卫武公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周平王加封郑伯,赐给他枋田千顷。秦襄公列于诸侯之列。申后号为太后,褒姒与伯服虽然死去,还是被废为庶人。对虢石父、尹球、祭公等人,念起先世有功,又是死于国事,只是削去这些人本身的爵号,仍允许他们的子孙世袭职位。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继承王位后,迁都洛邑。到前256年周被秦所灭为止,这一历史阶段被称为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周元王六年(前475年)到东周灭亡(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此时,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孕育,周王室不断衰微,礼崩乐坏,日趋没落,天子控制的土地和人口所剩无几,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多个,势力比较大的有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国。这些国家都在致力于攻打他国,兼并地盘,扩充自己的势力。而当时卫国由于卫武公的执政,国富民强,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
   《史记》有关的注释是:关于卫武公杀兄篡国之事,前人皆以余为卒,索隐引《国语》《诗经》认为是太史公采自杀说,持此说者还有姚鼐:“《柏舟》诗‘髡彼两髦’,髦者,于事父母之礼也。明共伯死于釐侯之前,安得有立为君之事。”凌稚隆引邵宝曰:“观《淇澳》之风,《抑》之雅,武公之德粹矣。”季札观乐又盛称其德;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而《史记》乃有杀兄代立之说,何其不类也。

     梁玉绳综合前人考证,认为共伯为卫宣公太子伋:“余谓武公因无弑杀之事,而共伯并非釐侯之子、武公之兄,何以明之?”《柏舟》二章虽为《鄘风》之首,然次于《新台》《乘舟》之下,《墙茨》之上,则必卫宣公时事。若釐侯卒于周宣王十五年,在春秋前九十年,《诗》不应失次如是。意者共伯为宣公太子伋乎?伋不敢逃命见杀,故谥日共,犹晋申生之为共世子也。宣公杀伋之妻为之别娶,而所娶者能守义自誓,可谓不负所天矣。亲没不髦,伋死于宣公见存之时,故曰:“髡彼两髦,未为君而见杀,不得其终,故曰早死。”唯孔颖达《淇奥诗疏》同意武公篡国之说,以为“诗美武公之德,武公杀兄篡国,得为美者,美其逆取顺守,德流于民。齐桓、晋文篡弑而立,终建大功,亦皆此类也”。泷川曰:“《诗疏》奉太宗敕以撰,太宗杀兄篡位,与《史记》所记武公事相似,仲殿以护之耳,其说不足据。”
   关于“百姓和集”,凌稚隆日:“武庚之叛以不能和集其民,而康叔之国则能和集之。故太史公次武公修康叔之政,乃曰‘百姓和集’,是针线处。”
   周平王命武公为公,梁玉绳曰:“案东迁以后,诸侯于其国皆称公,从未有天子命诸侯为公者。武公虽人为王卿士耳。”泷川案:“后世见于春秋,仍曰‘卫侯’,则其不为公可知。”
   卫武公是一代名君,他勇于自儆,百采众谏,发展生产,强大国力,英才荟萃,百姓和集,他95岁时,曾作《抑》诗以自勉。诗云:“辟尔为德,俾藏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意思是修德养性,使它高尚美好。举止要谨慎,行为要规范,仪容要端正,不犯过错不害人。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正如《国语·楚语》所记:“昔卫武公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于是作《懿戒》。更和《宾之初筵》,以戒嗜酒之风。
   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被谥为“武”。卫人感其德,赋《淇澳》歌颂其高风大德,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倜兮,赫兮喧兮。”“充耳瑗莹,会弁如星。瑟兮惆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4.创建第一座诸侯国园林——淇园
   由于卫国的国力强盛,卫武公在执政期间亲自规划筹建了我国第一座诸侯国君园林——淇园。
   淇园,《述异记》曰:“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明《淇县志》云:“淇园在县西北礼河社淇水之奥,卫人美武公之德赋绿竹为兴即此。至今民怀其惠不能忘也。”清代《淇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其地域范围约在今黄洞乡、庙口乡、高村乡一带。这片地方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古时又多竹林。故卫武公在此建我国第一座诸侯国园林。汉章帝七年幸淇园即此。
   淇园内有武公祠,建于春秋初,原在县西北15公里山内耿家湾(今夺丰水库山腰处),相传为卫民感卫武公治卫有方而建,称武公祠。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载:“武公庙,在县西北三十里,弘治七年知县颜顾寿重修。正德十六年知县刘金命义士李深鼎新面貌,创建石门绿竹亭。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张宜重修。”清代《淇县志》曰:“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徐永年重修,隆庆三年知县李尚实移其祠于县城东北隅,天仙庙内。万历三十二年,知县蒋行义移其祠于太和泉南,崇祯五年,崔庆复移于耿家湾故地,重修庙貌。”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县赵之屏重修,名宦高遐昌等21人募置庄基,建亭、堂、房、舍,有香火地66亩,另有堂屋三间,供赵公等二十神位。民国年间,武公祠仍有大殿、拜殿,泉水两股分东西流淌,祠东北山坡有“有斐亭”,祠前有大白檀树两株,树胸径三尺许。祠东有翠竹,四季常青,今被夺丰水库之水所淹。
   另有邑励坛,相传卫康叔建,在今县城北一里许。至明嘉靖时,有祭文碑一通,祭器库一所,宰牲房一所,坛门三个,外门一个,祭器俱全,清代遗址尚存。另有武公祠瓷窑,又称前嘴瓷窑,在县城北20公里山区前嘴村东武公祠西。
   当时的淇园,地处黄洞、庙口一带,依峡谷、河流而建,有山有水,绿竹连片,绿树蓊然。三面环水,一水东流,山色清翠,碧水潋滟,杂花开放,姹紫嫣红,处处给人以美感。山坡建有有斐亭,绿竹莲藕,绿意盎然。年年有祀。山上凿有“仙人梯”,上有“安乐窝”等景点,使景区充满了一种神秘感。武公祠前的小石河(石美沟)更名为思德,意思是永思武公之美德。河下一村原名槐荫后称为思德,也是卫人思念卫武公的恩德之意。
   明弘治年间(1488年),淇人在山区耿家湾重修武公祠,其祠的对联是:淇水绿竹一幅画图天赐巧,康叔武公千年遗泽地呈祥。祠四周崖壁现留诗多首,如:

荣主主爵骨骄逸,常把箴儆分付诗。
九十五年犹不老,忆千万载系深思。
高风直共筼筜在,盛德还同天地期。
漠漠荒祠成古迹,至今淇水尚依依。


   明末崇祯年间,御史孙徵兰摩崖题记之:

圣从川湄千秋睿,德就山磨万古明。


   淇园多竹,竹蔚景观。南朝《述异记》曰:“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
   《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封禅巡祭山川,决定“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堵塞黄河二十多年前决溃的瓠子口,并“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寘河决”,但因薪柴不足而难以功成,最终“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武帝作歌祈祷,才“卒塞瓠子”。
   《后汉书·寇恂传》载,光武帝北征时,特选“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的寇恂为河内太守,“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淇园竹为汉室对外战争做出了贡献,当然,经过寇恂两次大规模的伐竹,淇园遭到了很大破坏。但到东汉章帝时,仍带领朝中文物大臣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淇园,并为那里幽美绚丽的景色所感叹,说明到汉代淇园仍然是光彩夺人。
   至于现在的耿家湾一带,依然是山清水秀,自然风光诱人,但已经很少能看到当年的遗存遗物。


原载《卫国文化史考》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持人:老农(信箱qxzhd@126.com)    

电话  0392-7226249    QQ:1036847795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制作人:王涵怡、杨杨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