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出美女,朝歌出才女。中国古代第一个女诗人出在哪儿?朝歌,她就是美丽的卫夫人庄姜;中国第一个爱国女诗人出在哪儿?还是朝歌,她就是卫国公主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在祖国危难时刻,冲破礼数束缚,驾车四处奔走,呼唤周边国家出面相救,其爱国情操被人们传颂了几千年。
许穆夫人是卫国的公主,公元前695年左右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她是卫公子姬硕和宣姜的女儿,卫惠公、卫黔公是她的叔父,卫懿公、卫戴公、卫文公是她的哥哥,宋桓夫人是她的姐姐。因为她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她的诗歌既有女性诗人的细腻委婉,又有宽广豪迈的胸怀和格调。现存《诗经》中的三首诗《泉水》、《竹竿》、《载驰》,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高尚的思想价值,尤其可贵的是其中抒发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开阔的政治眼光,和对祖国真切深沉的热爱。因此被公认为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同样居住在朝歌的庄姜,比许穆夫人早五十多年,则留下《燕燕》、《终风》、《柏舟》、《绿衣》、《日月》等五首诗,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
许穆夫人在朝歌淇河边长大,深受卫国文化的熏陶,不仅文采飞扬,还能歌善舞,再加上从小喝甘甜的泉水,使她皮肤白皙,面若桃花。她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又天资聪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学习骑马射箭,常常一个人骑马到郊外打猎,在淇河边的凤凰台垂钓。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关心国家大事,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
许穆夫人长成后,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那个时侯教育、经济都是极不发达极不平衡,王宫里的公子公主与平民子弟之间,无论从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社交范围还是身体发育情况,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王室与平民之间通婚几乎没有可能,所以王子、公主们的婚姻问题并不好解决。各个诸侯王之间相互联姻,就成为解决王室婚姻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这条路也并不宽广,北方国家中,卫国和郑国、鲁国、邢国、燕国等等都是姬姓之国,王室间无法通婚。宋国是子姓之国,是从朝歌迁徙过去的;齐国是姜姓,陈国是妫姓,许国也是姜姓,其它国家或距离遥远,或过于弱小,所以卫国与齐、陈、许通婚较多。
当时,诸侯各国贵族之间的通婚联姻还更多的赋予了政治内涵,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许国为了促成这一桩婚事,送来了厚厚的重礼,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愿意嫁到齐国,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日益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是父母亲和君主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
许穆夫人创作的诗歌很多,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三首,就是被收入《诗经》中的《竹竿》、《泉水》和《载驰》。而给她带来爱国女诗人美誉的主要是《载驰》这首诗。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一直怀念着卫国,月下窗前,写下许多思念朝歌故乡的诗篇.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这三首诗篇篇都写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尤其是《载驰》,把一个弱女子为了拯救祖国,在郊野驾车奔驰那种与国同难、为国赴难的急切愤懑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660年,卫懿公好鹤误国,玩物丧志,被北狄攻破即将亡国的消息传来时,许穆夫人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她去请求她的丈夫许穆公援救卫国,许穆公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她带领几个随从,架着马车星夜兼程,赶赴朝歌,她要前去吊唁战死疆场的卫侯,准备到齐、宋等与卫国有亲缘关系的邻邦去求救,说服他们派兵帮助卫国,拯救危难。
全诗分为四章,不像《诗经》中多数篇章那样重章叠句,句数、字数甚至连意思也基本相似,而是变化丰富,思想感情也复杂得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的叙事抒情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现实所引起的内心矛盾出发。故诗歌的形式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节奏。诗的第一章,交代本事。当诗人听到卫国灭亡、卫懿公战死的凶讯后,立即快马加鞭,奔赴祖国:
载驰载驱,
(驾起轻车快驰骋,)
归唁卫侯。
(回去吊唁悼卫侯。)
驱马悠悠, (挥鞭赶马路遥远,)
言至于漕。
(到达漕邑时未久。)
就在此时,许国许穆公派大臣追赶而来,对许穆夫人大加抱怨,责怪她考虑不慎,嘲笑她徒劳无益,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企图把许穆夫人拉回许国。因为按照周礼,出嫁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女人,一般不许“归宁”,是不准回国的。许穆夫人担心祖国命运,救国心切,哪里还顾忌那么多陈规陋习,她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载驰》):
既不我嘉,
(你们不赞成我走,)
不能旋反;
(我也不能就回头;)
视尔不臧,
(你们的意见对卫国没有好处,)
我思不远。
(我怀念祖国的心永不休;)
既不我嘉,
(你们不赞成我走,)
不能旋济;
(我也不能就停留,)
视尔不臧,
(你们的意见对卫国没好处,)
我思不闷。
(祖国的安危让我焦愁。)
接着写被许穆公的人阻拦不能前行时,心头忧思重重,路上一会儿登上高山以舒解愁闷,一会儿又采摘草药贝母以治疗抑郁而成的心病。自己虽然身为女子,虽然多愁善感,但在事关祖国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她是决心已定,义无反顾的:
陟彼阿丘,
(登高来到那山冈,)
言采其蝱(meng)。(采摘贝母治忧郁。)
女子善怀,
(女子心柔善怀恋,)
亦各有行。
(各有道理有头绪。)
许人尤之,
(许国众人责难我,)
众樨且狂。
(实在狂妄又稚愚。)
许穆夫人赶到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哥哥)相见,商议复国之策。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许穆夫人与大臣们商议,派人向齐国、宋国求援。齐桓公是许穆夫人的舅舅,宋桓公则是许穆夫人的姐夫,许穆夫人从小就被宠爱,作为一个女子又能如此深明大义、舍身赴难解救祖国,齐、宋两国都很快派兵前来救援。齐桓公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会合宋、许等国的援兵,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卫国出现了转机,免于灭亡。
《载驰》一诗,表现许穆夫人驾车奔走拯救祖国而遭许人阻挠的无比愤慨。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充分表现了诗人拳拳爱国之心和刚毅果断的性格。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不久,戴公病殁,卫人从齐国迎回公子姬毁(许穆夫人的另一哥哥),即卫文公。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
许穆夫人的《载驰》刻画了诗人策马奔驰、英姿飒爽的形象,写诗人救国救难的急切、愤懑的心情。其实,许穆夫人并不缺乏美女的委婉和柔情,她的诗歌更擅长抒情和景物的描写。
许穆夫人的诗很有特色,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受到历代名家推崇。《竹竿》诗回忆儿时在朝歌淇水边嬉戏钓鱼的情景,表达了她对祖国深切的爱。诗写得优美动人、形象而深情,如第三章的“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右边呀,淇水流,左边呀,有泉源;笑着现个小酒窝,佩着玉儿多袅娜),以及第四章的“淇水悠悠,桧楫松舟”(淇水呀,静静地流,桧木的桨儿,松木的舟),无不写得轻松、优雅,活泼自然,富有美的感染力。古诗不好懂,咱直接看翻译的白话:
竹竿呀,细又长, 钓鱼在那淇水上。
难道思念都抛却? 路儿迢迢回不了乡!
左边呀,有泉源, 右边呀,淇水悠。
姑娘从此远嫁去。 父母兄弟天一头。
右边呀,淇水悠, 左边呀,泉水流。
笑着现个小酒窝, 佩玉叮当风摆柳。
淇河水,静静流, 桧木桨儿松木舟。
驾着船儿去出游, 但愿能解心中愁。
《泉水》也写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却比较深沉,心情郁闷,情感急切。诗中说要在车轴上涂好油,把车儿驾起,匆忙地回国。把浓浓的思国之情,凝结在“为车轴涂油”这一动作上,感人肺腑:
泉水汩汩流呀流,
流到卫国淇河里。
梦里几回回祖国, 没有一日不惦记。
唤来同宗好姊妹, 大家一齐来商议。
当初出嫁宿在济, 喝酒饯行在祢(mi)邑。
姑娘长大要出嫁, 远离父母和兄弟。
问候那些姑姑们, 打听我的大姐姐。
当初出嫁宿在干, 喝酒饯行却在言。
抹好车油上好轴, 回转车头向卫走。
赶到卫国疾又快, 大概不会有妨害。
我思念着那肥泉, 不禁连声发长叹。
想到须邑和漕邑, 我心忧郁不称意。
驾好车子去出游, 姑且消除心中愁。
这两首诗感情凄惋悱侧,对自己的祖国魂牵梦绕,想找来一起陪嫁过来的姐妹们,相互倾诉衷肠,稍解胸中的郁闷,聊以自慰。诗人欲归不得,只有回想当初出嫁离开卫国之时与家人饮饯诀别的情景。如今物换星移,寒暑数易,家人近况无由获知,那种思念和牵挂让读者感同身受。思念到了极点,甚至产生幻境,诗人设想回归卫国路途上的场景,车速之快疾与主人公心情之迫切相互映发衬托。诗歌因此曲折起伏,婉妙沉绝。思归不成,欲罢不能,只好考虑出游销忧,但是思卫地而伤情,愁更转愁,情怀郁郁,回肠荡气。
许穆夫人诗歌里吟诵的竹竿,是很能代表卫国和淇河的景物。“淇园”和“淇奥(yu)”,是与竹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肥泉,则是朝歌的名胜,历代史书和古县志上,不乏对古肥泉的描写和赞美。
许穆夫人诗中的“毖彼泉水”、“我思肥泉”,就是朝歌城西北二里多的太和泉,在现在的泉头村南。二三十年前,肥泉的水还非常之大,其中有一个泉眼像锅盖那么大,夏季时节,汩汩涌出,冒出老高。王国维在《水经注校·淇水》中写了太和泉的出处、流向,说“其水更迳朝歌城北,又东南流注马沟,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故卫诗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水经注》、《博物志》、清乾隆《卫辉府志》、清《淇县舆地图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都有记载。
古代肥泉水源特别充足,它的地脉根在西北三十里的灵山凉水泉,出山后潜入地下,伏流从泉头出来,所以泉头的泉源很多,著名的有饮马池、太和泉、三和泉。三源汇流在一起,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向东南流去。明县志记载当时还能通舟船。
由于泉头一带泉水丰沛,草木茂盛,风景优美,相传早在商代,殷纣王就常来此地游玩,在池中饮马,为马洗浴。人们把纣王常饮马的水池称作饮马池或浴马池。清光绪二十六年《淇县舆地图说》说:“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村东偏南,昔为大池阔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涧”。
《朝歌乡志》也说:饮马池是“纣王坐骑到此饮泉之处”。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骚客来这里观光赏景,据说曾留有很多的碑刻,可惜能保存下来的不多。现存的有一通《重浚勺金河记》碑,是清朝河南巡抚钱鼎铭同治癸酉年(1873年)撰文并书写的,碑文载入了《清史稿》,清隽的柳体字鸡蛋大小,具有极高的历史和书法价值,当时曾引得远近百里的人们来此观赏,拓片拍打声经夜不息。
明代时候,官府曾把原在西山淇园处的纪念卫武公的武公祠迁建到泉头。目前民间收藏的还有“刺史碑”、“守备碑”、“灵应泉碑”等残块,其中一通比较完整而斑驳脱落的石碑,上刻“灵应泉”三个盈尺大字,是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立的。其它残碑,有明崇祯五年(1632年)的,有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的。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淇县志》记载:“观澜亭:在县西北三里太和泉上。”观澜亭的建筑年代和形状也都已失考。
淇河是朝歌的母亲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水,许穆夫人思念家乡,总是以淇河作为家乡的代表和象征。请看下一回《郑卫之声
歌乡乐海有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