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朝歌是个有着音乐传统的地方,“郑卫之声”东周时就鼎鼎大名。虽然几千年来郑卫之声是个贬义词,但却是块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老夫子编《诗经》,把卫地的民歌编进39首,郑地的民歌编进21首,生生占去了“国风”的三分之一还多。
古人认为,音乐出于山则刚,出于水则柔,出于原则和。古朝歌“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有峻峭的高山,有清澈的河水,有广袤的平原,这里的乐曲必然既刚又柔且和,可粗犷激昂,能委婉隽永,又风韵独具。从这块土地上呈现出浓厚的音乐传统,成为音乐之乡,被称为“歌乡乐海”,是理所当然的。
西周至春秋前期,朝歌是卫国的国都,而卫国的音乐歌舞又是远近闻名,与距朝歌三百里的郑国的音乐并称为“郑卫之音”。
郑卫之音,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音乐,起自民间,多描写民众的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孔老夫子编《诗经》时,也非常偏爱卫地的音乐和民歌,一下子收了39首。这么多的民歌挤进一篇内,实在说不过去,正好把它们一分为三,分别编入《邶风》、《卫风》和《鄘风》里。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北伯鼎跋》中认为“以卫诗独多,遂分隶于邶鄘”,就是说卫国的诗歌特别多,而邶、鄘则很少,当初编《诗经》时,把卫诗分给邶和鄘一些。今人金启华说:“邶、鄘、卫是武王克商后所封的三国,以后邶、鄘为卫所并,故而邶、鄘两部分的诗,实际上是写卫国的事”(《诗经全译》)。他还说:“所以我们说《邶风》、《鄘风》、《卫风》,从地区的毗连和事实的描写来看,虽然分之为三,但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卫国的诗。”
清代著名的经史学家、训诂大师孙诒让在《邶鄘卫考》中也指出:“周公以武庚故地封康叔,实尽得三卫全境,……故采诗者于三卫不复析别”,就是说周公将原来武庚所在的朝歌封给康叔作卫国的都城,而卫国其实包含原来的邶、鄘、卫的全境,所以采编《诗经》的时候,邶鄘卫三地的诗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别。除此之外,再一个“庞大”的篇什就是《郑风》,21篇。十五《国风》,但其中《魏风》只有7篇诗歌,《桧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与之相比,卫地39,郑地21,足可见两地民歌和音乐的兴盛和水准。
《史记·乐书》记载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就是说听雅乐听得光想打瞌睡,而听郑卫之音却不知疲倦。《汉书》卷二十八下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听了邶、鄘、卫的民歌,激动地高呼:“太美了!太耐人寻味了!我听说卫康叔道德高尚,像这音乐一样美呀!”可见郑卫之音的艺术效果之好。
尽管千百年来“郑卫之声”是个贬义词,那实在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误判。人们总是一面享受着臭豆腐的美味,一面骂着“真臭,真臭!”好在词性也能随时代而改变。在当今,“郑卫之声”完全丢掉了几千年的旧帽子,在人们心目中得到平反昭雪,成为一个褒义词,起码也是个中性词吧。
卫地的音乐传统是有根源的。早在商代末期,朝歌音乐歌舞已经比较成熟,商纣王又十分喜爱音乐歌舞,因此当时古朝歌的音乐歌舞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商纣王时代,朝歌一带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因而从民间到宫廷,能歌善舞者很多,有着音乐歌舞的传统。
“朝歌”这个地名就带有音乐的味道。这里商末以前叫“沬(mei)邑”,人民喜欢传唱的“爰采唐兮,沬之乡兮”,唱的就是这里。喜好音乐歌舞的商纣王亲自带兵讨伐动乱的东夷,经过一年多的征战,终于大获全胜,商纣王的大军班师回城时,举行了空前盛大的庆典仪式。钟鼓齐鸣,凯歌高奏,万民欢腾,歌舞喧天。于是,商纣王宣布:作为大商国都,“沬邑”改名“朝歌”。朝歌,一个喜庆响亮的名字,其含义就是“喜迎朝阳,高奏凯歌”。
商代末期,音乐歌舞已经比较成熟,商纣王又十分喜爱音乐歌舞,因此当时古朝歌的音乐歌舞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史记·殷本记》就记载了商纣王制“淫乐”的情况,说他“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糜糜之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经过几十年战无不胜,商纣王渐渐神化了自己,相信江山永固,沉溺于歌舞升平。
商代的音乐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祭祀祖先和鬼神的音乐,由巫师在祭祀时演唱,用以娱神,作为沟通神人的一种手段。一种是商王室的宫廷音乐。由于长期以来儒家推崇周礼排斥商代乐礼,因此把这两种音乐分别贬称为“巫乐”和“淫乐”。
商代还流行一种在“桑林之社”中用的桑林乐舞。“桑林之社”既是祭祀祖先,又是男女聚会社交的活动,由于原始习俗未脱尽,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过于外露,故在后人看来颇有点淫秽的表现,所以郑重的场合是不准演、也不准看的。但此类乐舞在朝歌直至春秋战国时仍然流行着。
在朝歌,无论宫中还是民间,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音乐歌舞是人民的最爱,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喜也歌,忧也歌,乐也歌,悲也歌。我国古代第一位被称作“子”的大学问家、大哲学家箕子,就是弹琴弄乐的高手,古琴成了他表现思想感情、演绎哲学思考、发泄心中愤懑的工具。
中国古代社会中,“琴、棋、书、画”历来与文人雅士相联系,承载了很多的哲学和文化内涵,成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学识修养的标志,怡养性情的途径。直至现在,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这么重,但稍有空闲,家长们还要把孩子塞进学习班去学琴,仍然是几千年中国独特的雅士文化的影响。
古琴的品格清、和、淡、雅,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所以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我国最早的古琴曲《箕子操》出自朝歌。当年商朝重臣箕子不满商纣王的暴政,干脆披散着头发,抱着一把古琴在朝歌城北的桑林中弹唱,抒发心中的郁闷。汉代桓谭所著《新论-琴道》中有对古琴曲《箕子操》的解说;宋代郭茂倩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汇编成《乐府诗集》,其“琴曲歌辞”中就收有《箕子操》(又名《箕子吟》)。《古今乐录》曰:“纣时,箕子佯狂,痛宗庙之为墟,乃作此歌,后传以为操。”《琴集》曰:“《箕子吟》,箕子自作也。”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人们常列的古代古琴名家有:伯牙、师旷、师襄、师文、孔子,其实这些人都要晚箕子五六百年。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其源头就在箕子的哲学论著《洪范》。而古琴的制作就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琴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箕子时代古琴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儿子伯邑考,加了一根弦,叫做文弦;武王伐纣,又加弦一根,叫做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叫“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我们可以想象到,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在朝歌城北的桑林中,箕子沐手焚香,轻挑琴弦,优雅和淡定,他把坎坷人生的内心愤懑,把对阴阳五行的哲学思考,把天人感应的玄妙领悟,把社会历史的演绎归纳,都赋予了琴弦,化作了天籁之音。
淇河边的“凤凰台”,就是许穆夫人当年弹琴唱歌的地方。王豹被列入“十二音神”,排第四位,曰“韵吟王豹”。刺秦义士朝歌人荆轲,耳濡目染朝歌的音乐传统,也酷爱唱歌。
春秋时,朝歌出了一位天才的女诗人,她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的许穆夫人。她的诗都是弹唱而来的,淇河边的“凤凰台”,就是许穆夫人当年弹琴唱歌的地方。她的《泉水》、《竹竿》,明显的带着可以弹琴歌吟的特征。“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合韵上口,通俗易唱,象清水一样透澈,象琴音一样流畅。
朝歌音乐传统之丰厚,使得差不多每一个朝歌人都能够唱上几嗓子,有的还因此而得福。卫懿公时,朝歌贤士宁戚不满卫懿公玩物丧志,出走去投奔齐桓公。但他处境贫困,没有办法接近齐桓公,只能露宿在城门外。一天夜里,宁戚正在喂牛,看到齐桓公到郊外迎客,抓柱机会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他的歌声吸引了齐桓公,才得以向桓公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见解,被齐桓公纳为大夫。突出的音乐天赋,成就了他的梦想。后来,宁戚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宁戚与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牙被称为齐国“五贤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子饭牛”,也叫“宁戚扣角”。
朝歌还有一位被人称道的著名歌手,名字叫王豹。《孟子·告子》有“昔者王豹居于淇,而河西善讴”。“讴”是放声歌唱的意思,“河”指黄河,当时从浚县大伾山东流向北方。从孟子的话可知,王豹的家居住在淇水边,受他的影响,黄河以西、淇河流域的民众都特别善于唱歌。后人把王豹列入“十二音神”,排第四位,曰“韵吟王豹”。
刺秦义士、朝歌人荆轲,耳濡目染朝歌的音乐传统,也酷爱唱歌。史书记载,他初到燕国时,常与高渐离在街市喝酒,酒酣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高声歌唱,旁若无人。荆轲身上蕴藏的音乐品性,创造了“旁若无人”这个成语。他赴秦国刺秦临行时,也是和着高渐离的击筑之音,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在场人们“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个个瞪大眼睛,头发竖起来。
音乐造就了这些朝歌人的特质。这些朝歌人把音乐带到了海内四方。
“郑卫之声”让朝歌光芒绚烂,也让朝歌蒙羞受辱。战国时出了“墨子回车”的事。这自认为很清高的行为,遭到后人的耻笑,唐代诗人胡曾写一首题为《朝歌》的咏史诗评价墨子。
然而,朝歌的音乐却常常被蒙上一层耻辱的面纱。郑卫之声发自民间,不合朝廷及庙堂的章法,被骂为“靡靡之音”。儒家讲究“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一切以周礼为圭臬。孔子从维护传统礼乐出发,肯定宫廷的雅乐,而反对新兴的民间的“郑卫之声”。“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音乐得到端正,雅、颂各自得到它们应有的位置。《史记·乐书》曰“郑卫之曲,动而心淫”;还说什么“夫朝歌者,非时也”,意思说早上起来应祈祷诵经,不是唱歌的时候,直接因为音乐而祸殃朝歌这个地名。
到了战国时,竟出了“墨子回车”的事。宋国大夫大思想家墨翟(墨子),坐着不加彩绘的黑色马车,带着学生到各国游说,途径卫国,询问前边是什么地方,学生答曰:朝歌。墨子一听是殷纣王的旧都,是产生“新声靡乐”“郑卫之声”的地方,大惊失色,如遇不祥之物,赶紧命令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墨子这件自认为很清高的行为,遭到后人的耻笑,唐代诗人胡曾写一首题为《朝歌》的咏史诗评价墨子,诗的大意是:常常感叹墨子太缺少文采了,竟然把美妙动听的民间音乐看作洪水猛兽;假若他也能懂得音乐,陶醉于“韶”乐中三个月不知道肉味,那么就不会临近朝歌却回头逃掉了。
同样发生在朝歌的“弟子掩目”,是孔夫子的一群弟子干的事,与“墨子回车”同出一辙。
明代的云梦山孙膑洞石柱上,刻有41副戏曲情节画。清乾隆九年《淇县志》记载,当时的儒学内备有乐器达16种59件,朝歌儒学祭祀的歌舞规模是相当宏大的。
朝歌音乐之盛,一直传承到后世。明代的云梦山孙膑洞石柱上,刻有四十一副戏曲情节画,经有关专家及老艺人辨认,这些戏曲石刻刻有《孙膑下山》、《白猿盗桃》、《珠帘寨》、《下燕京》等25个戏曲剧目、64个戏曲人物形象。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歌舞剧,明代是我国戏曲刚刚发端形成的时期,云梦山发现这么多明代的戏曲石刻画,十分珍贵,被收入了《中国戏曲志》。
朝歌东南隅的儒学(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80),每逢科考祭祀,都由县官亲自主持,在这里演奏雅乐,演习乐舞。清乾隆九年《淇县志》记载,当时的儒学内备有如下乐器:
麾一 搏拊二
柷一
敔一
琴二 瑟一
排箫二 笙二
箫二 笛二 埙二
箎二 节一
羽三十六
籥三十六 大鼓一
金钟一架十六器 玉磬一架十六器
佾生七十二名
其中麾是旌旗,羽为舞蹈时所执的雉羽,均不能算作乐器。搏拊是一种打击乐器,形如鼓,外面是熟牛皮,内盛糠,演奏时用物拊拍。柷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形如四方漏斗,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下连祝底,左右摇晃推柄发声。敔,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个“钥铻”(齿状突起物),用一尺长的木棒刮奏。在雅乐开始时击柷,雅乐结束时奏敔。埙,一种陶制吹奏乐器,圆形如鸡蛋状,有孔三至五个。篪,竹制吹奏乐器,单管横吹。节,用竹编制,上合下开,可以拍之成声,起打拍子的作用。金钟,玉磬,分别用青铜铸造和用石料磨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十六器谓每架上悬十六件钟或磬,分高低十六个音。
所记乐器共16种59件,其中打击乐器6种,弹拨乐器2种,吹奏乐器7种,刮奏乐器1件。当时由二十多人组成的庞大乐队演奏起来,琴瑟交奏,笙箎和谐,鼓拊激越,钟磬齐鸣,其场面是相当壮观的。另外,籥和羽均是文舞时所执之物,佾生是从童生中选充的担任祭礼乐舞的人员,可见当时朝歌儒学祭祀的歌舞规模是相当宏大的。
音乐与文学是相通的。朝歌有这样的音乐传统,也同样有着令人骄傲的文学遗产。下一回请看《诗经淇河
青山秀水流古韵》。
|